前言:为服务国家“一带一”战略、助力工商企业“走出去”及商业银行国际化,民生银行研究院陆续推出国别研究系列报告。本期报告概述了马来西亚的基本国情、经济状况、政策、国际机构评级状况及近年来与我国经贸往来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工商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机遇及风险,以及中资银行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策(如需报告全文,请与文末联系人联系)。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介于太平洋601099股吧)和印度洋之间,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为东、西两部分。2016年马来西亚总人口数为3170万人,国教为伊斯兰教,国语为马来语,通用英语,国内社会较好。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线长期执政,是英联邦国,东盟5个创始国之一,也是77国集团和不结盟组织的创始国,奉行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重视发展同大国的关系,积极推进东亚合作。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榈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林木,尤其是硬木。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二大棕榈油及相关制品的生产国和最大的出口国、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马来西亚的经济形势总体比较平稳,近几年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中内需是主要增长动力,通胀上行压力不大,失业率保持稳定。2016年马来西亚全年经济增长4.2%。金融方面,利率保持稳定,信贷增速稳定增长。目前马来西亚基准利率为3%,2016年底马来西亚M1和M2分别为3808亿和16363亿林吉特,同比分别增长5.7%和3.0%。财政收支方面,公共财政持续赤字,公债规模保持平稳。2016年马来西亚财政赤字为135.13亿林吉特,公债规模达到6750亿林吉特,占P的比重为55.2%。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国际储备持续减少,但仍基本充足。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马来西亚的经常账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虽然近两年账户盈余逐步收窄,但依然能够维持盈余状态,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使马来西亚积累了较为充裕的国际储备。债务状况方面,外债规模适中,短期外债占比较高,2015年,马来西亚短期外债为764.67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40%,占国际储备的比例为80%。马来西亚短期偿债压力集中,有可能对国际储备形成冲击。
发展规划方面,2015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提交第11个马来西亚计划(2016—2020),共包括十项主要内容。货币政策方面,2017年7月,马来西亚央行宣布,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确保金融市场的有序运作。利率方面,2017年5月12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会议上决定将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00%。汇率方面,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林吉特兑美元已贬值逾6%,2016年12月28日,林吉特兑美元更是跌至1998年以来的近19年最低点,汇率为4.4823林吉特兑1美元。2017年林吉特兑美元的汇率稍有反弹,截至6月27日,林吉特兑美元为4.2890林吉特兑1美元。财政政策方面,近年来,马来西亚财政部与央行一起,通过贷款、发行债券来维持资金流动性、应对预算支出需求。预计2017年预算赤字占P比重收窄至3%。
标准普尔将马来西亚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为“稳定”,将马来西亚外币长、短期主权信用评级分别确定为A-/A-2,本币长、短期主权信用评级分别确认为A/A-1。惠誉宣布马来西亚的主权评级保持稳定,对马来西亚的长期外币债务评级为A-。穆迪确认马来西亚的A3评级,展望稳定。中信保将马来西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定为。科法斯宣布马来西亚的国家信用评级为A4,营商评级为A3。
中马两国于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在经贸领域,两国已签署10余项经贸合作协议。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该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以及制造业最大外资来源地。
近年来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热情不断升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全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达4.89亿美元,涉及领域包括钢铁、发电、房地产、铁及制造业等。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存量为22.31亿美元。
2006年,马提出推行经济发展计划,打造5个经济特区,包括依斯干达开发区、北马经济走廊、东海岸经济区、东马沙巴发展走廊和沙捞越经济走廊。截止目前,五大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和创造工作岗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马来西亚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医药、木材、纺织、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科学测量仪器制造、塑料制品、可再生能源、研发、食品加工、冷链设备、酒店旅游等。在制造业领域,从2003年6月开始,外商投资者投资新项目可以持有100%的股权。重点关注行业:一是基础设施。随着东盟一体化进程推进,东盟国家将加大互联互通,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东盟交通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重要支点国家,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空间巨大。马来西亚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市场辐射力,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打造投资。马来西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马两国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合作不断加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口、民航、物流和铁都属于“一带一”框架下中马双方积极合作的领域。二是农用机械。近年来,马来西亚国内对重型设备的需求已经由建筑业转向了农业,特别是棕榈种植业和林业。这是由于国际市场对棕榈油和由棕榈油生产而来的生物柴油的巨大需求,导致使得越来越多的田地变为了棕榈种植园。用于农业的工程机械主要是铺机、挖掘机、推土机和压土机。三是汽车及零部件。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2009年10月28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公布了汽车产业方面的新政策,这项政策大致分为18个方面,在整车、零部件、二手车、关税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整。新政策旨在能利用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改变马来西亚汽车的现状,以便使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能首先达到然后超越泰国的水平,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汽车生产。作为过渡政策,在2015年前,马在跨国汽车核准证进行管制,预计在2020年12月31日后,将全面取消这一政策。换言之,从2015年开始,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将逐步,5年后,这一市场将全面的。四是医疗器械。马来西亚已将医疗器械行业列为高成长潜能行业之一。医疗器械制造业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目前,马来西亚医疗设备市场在10亿美元左右。在进出口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与马来西亚有较多的贸易往来,但是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五是环保业。马来西亚的绿色科技市场投资潜力巨大,2010年,马启动绿色科技融资计划(GTFS),资金规模为35亿林吉特,为绿色科技企业补贴向金融机构支付的2%年息或者利润率,并为企业融资金额的“绿色成本”部分提供60%的。截至2015年9月,该计划中55%的融资都是使用伊斯兰金融,截至2015年6月,伊斯兰金融已经为188个绿色科技项目提供了总额22亿林吉特的资金。六是科技产业。目前在亚太市场上,马来西亚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处于前列,急需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机构占企业总量的97%,对成熟稳定并且成本普惠的云计算服务具有强烈需求。技术在单位计算能力和计算性价比上远超行业标准,具备将世界级的计算能力变成普惠云计算技术的能力。
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内党派斗争有所。日益激烈的党派斗争,一定程度上为马来西亚的投资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二是美国对马来西亚政局以及贸易的影响加强。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对东南亚的军事援助大幅度增加。这对中马关系都存在着潜在,尽管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一直友好,但作为战略核心地带实力较弱的国家,其外交政策往往受制于美国等大国。此外,尽管马并非美国的重大贸易伙伴,但在特朗普新贸易政策下,双边贸易可能出现变化。三是马来西亚与邻国菲律宾、文莱、中国都存在着领土争端,其中以菲律宾情况最为严重。沙巴州目前在马来西亚的管辖下,但菲律宾自1962年起便宣布对其拥有主权,双方在沙巴州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尽管马称有信心稳定该地区局势,但两国间的领土争端上升至军事冲突增加了投资马国的风险。四是毒品带来社会治安问题等。马来西亚与金三角距离较近,尽管马来西亚对毒品犯罪的量刑较高(唯一一项死刑的犯罪),但马来西亚的毒品交易仍然。马每年用于反毒运动的财政耗资巨大,对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挤压效应。五是种族关系趋于紧张。当前,种族议题在马来西亚政坛上仍具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华人地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马来西亚目前共有3家中资金融机构。2001年2月23日,马来西亚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开业,成为首家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中国金融机构。2010年1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成立,是工行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10月1日,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正式成为一家马来西亚注册的公司,也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在马来西亚的第一家机构,在海外的第30家一级机构。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由马来西亚设立及拥有,主要负责维持国家货币稳定,管制和监督银行、金融及保险机构,发行国家货币。外汇管理方面,马来西亚汇兑管制较为宽松,不多。目前,马来西亚对外国资本、利润、利息的流动,进出口贸易汇兑以及货币兑换均没有任何,但林吉特兑换只能由马来西亚国内经过授权的金融机构来操作,境外投资者需要在经过授权的银行开设帐户。对外资银行政策方面,为发展本国银行业,马来西亚长时间对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外资银行进行严格管理和一定的,外资银行设立分行不得超过10家,发行信用卡、设立分行等都需要经过审批。
机遇方面,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于2013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前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马来西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上的重要国家,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的沿线国家,更是共建“一带一”早期收获最丰硕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两国积极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和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计划。两国稳步推进“两国双园”的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人文教育、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
市场机遇方面,相比东盟其他国家,马来西亚稳定,经济基础良好,金融监管较为谨慎保守,且华人占总人口的25%,是中资银行走出去较为适宜的目的地。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物流、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将为中资银行机构在当地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一是马来西亚银行业较发达,银行业受到经济增长的推动。整体而言,马来西亚银行业在东南亚比较发达。马来西亚的3000多万人口中,平均每一万人口有1.4家银行机构、4.7台自动取款机,这一比例在东南亚地区名列前茅;其成年人口拥有银行账户的比率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世行预计,到2020年马来西亚金融服务有望全面覆盖成年人口。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对信贷需求量较大。在“一带一”的背景下,目前中马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进展良好。皇京港、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等项目的开展为银行提供了信贷业务机会。
一是中资银行的客户范围较窄。中资银行在发展上正面临着瓶颈,客户主要为在马中国、华人和中资企业等。在马来西亚经营最久的中行的个人客户不超过3万个,最新开设的建行现阶段并没有个人银行服务。中资银行机构进入马来西亚时间较短,尚未完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当地市场对中资银行机构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企业投资、融资等方面,中资银行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中资企业,由于来马经营和投资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中资银行在这一方面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中资企业所进行的大型收购和并购项目,也需要其他外资银行的参与。
二是马来西亚的金融监管较严格,中资银行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受限于马来西亚的金融监管,中资银行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银行服务领域上积累的发展优势难以发挥。因此,相对于马来西亚本土银行,中资银行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三是银行的本地化程度不足,尚未完全融入马来西亚社会。在本地化方面,中资银行距离汇丰等主要外资银行还有一定差距。中资银行的中下层员工基本都已经是本地员工为主,但中高层、尤其是行领导现依然以内派人员为主。
近年来,中马双边经贸合作一直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我国、企业、银行与马来西亚的业务往来不断加强。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面部痣的位置与命运做好以下几点,预防相关风险的发生。
一是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中方在对马来西亚投资时,要结合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竞争优势和互补性,同时兼顾经济、、文化和环保等多领域效益,创新投资方式,选好合作领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做到长久发展。
二是对马来西亚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要对马来西亚的、经济、法律、人文、教等情况和出台的财政、税收、金融、进出口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加强与马来西亚当地税务、法律、会计、市场营销等中介机构的合作。
三是适应马来西亚法律的复杂性。中资企业和银行需密切注意马来西亚的法律变动情况,聘请当地有经验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听取专业律师的意见,处理法律有关事务。另外,由于马来西亚企业注册及申办各类执照的程序时间较长、头绪复杂,投资者也要做好企业注册及申办各类执照的充分准备。
四是充分核算税负成本,争取获得优惠政策。马来西亚税收体系比较复杂,缴纳税务的专业要求高,中国投资者应该认真听取专业税务人员意见,充分核算税负成本,并尽量选择在能获得所得税减免的领域或地区投资。
五是采用人民币结算,规避汇兑风险。考虑到林吉特汇率波动风险和货币汇兑产生的成本,中方应争取利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最大限度地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