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一脚踏三省”。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把茶峒优美的风景、善良的风俗和淳朴的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为与国内其它以边城为名的地方相区别,常以边城茶峒指称该地。这里西与重庆秀山县接壤,南与贵州松桃县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人口居多,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
茶峒古镇:茶峒城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以青石筑成,坚固巍峨。此城背靠太山,左依九龙山,右傍香炉山,面朝风鸣山;城由群山环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位于湘、黔、川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边城楼:在边城车站一下车,就能看见横跨清水江的茶桥。桥东既是湖南,桥头的城楼上写着大大的“边城楼”三字。桥西则是四川境内的洪安镇,既是当年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入口。桥头的牌楼上写着“渝东南第一门”几个大字,似是在张显川人麻辣的性格。站在桥上向南眺望,贵州高原气势磅礴的万千大山,便横亘于眼前。清水江即由这崇山峻岭之中浩淼而出,不时有船只往来于江上,出没于深谷逶迤之中。
茶峒白塔:解放后,城垣、白塔虽毁,但古风依存,《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峒拍摄外景。这是后来新建的白塔。
洪安老街:洪安老街,位于秀山县洪安镇,是洪安镇的主要街道,有大小四合院24座,封火墙40堵,青石条阶梯480步,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时候设商铺辟为市场。老街上的房屋除封火墙是火砖建造外,均为木质结构,吊脚楼、屋顶翘角、木格窗花、旧样式商铺均体现出深厚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洪安老街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解放前设有复兴银行和永诚、益和、复康、集丰四大商号地。房屋两旁均有高大结实的封火筒子,其造型独特,高过房顶数米,防火性能极强,无论其中的哪一座房屋不慎失火,火势都不会向两旁继续延伸。当年的洪安非常繁华,曾经有“小南京”、“洪安市”之称。
拉拉渡:拉拉渡又名千年古渡、洪茶渡口,系清水江上一渡口,位于秀山县洪安镇,具有近千年历史。该渡口千百年来运载渝湘黔边民和来边城经商、旅游的客商。渡口的渡船头,竖起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铁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铁缆上,船上人就用一柄特制木器攀缘那条绳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现在拉拉渡口仍停有方头渡船,有一位老人守着渡船,接送居民和游客过河。
管岛:边城古镇还因为独特地理,被称为管”,这个名字也很有来历,在以前,这座岛不归湖南、四川、贵州任何一个省的管辖,如果三地的村民因为边界、水源等矛盾发生冲突,就约着一起去岛上解决,知道了也不会管,慢慢的这里就成了有名的”管”之地。现在的”管”上已经又新建了旅游度假村,不久就会对游客
河街: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清水河:清水河是酉水河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古镇居民多在这里吸水、洗衣等。清水河河东是边城所在的湖南省,河西是重庆下辖的洪安古镇,西南方向则是贵州的地界。
百家书法园: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先生亲笔题词,园内依山立着许多石碑,碑上雕刻的文字是由中国百名书法家分段书写的沈从文《边城》一书的全部内容。一碑一章节间,把小镇曾经的哀乐故事和民俗风情图文并茂艺术化地袒露在面前。
复兴银行旧址:石灰粉刷墙面的两层楼房是原复兴银行和中国人名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的旧址。复兴银行与司令部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水繁盛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富足一方的标志,也是刘邓大军铁马冰河解放大西南峥嵘岁月的一个历史。
每逢农历五、十赶集,是当地传统赶“边边场”。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便三五成群,向茶峒汇集。无论男女老少都精心打扮,集市上的商品和服务也多种多样,小吃、土特产,样样俱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