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风俗 > 正文

湖南过年风俗多

类别:张家界风俗 日期:2017-9-22 19:39:35 人气: 来源:

  春节刚刚过去,各地丰富多彩的风俗使得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更加有趣。就拿湖南来说,14市州年俗也千差万别,不尽一样。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

  另外,除了我们熟悉的扫新、守岁、贴春联、放鞭炮、封压岁钱、开财门、舞龙舞狮等风俗以外,湖南还有很多奇异有趣的年俗。回想起旧时过年的情景,满满的都是回忆。那么湖南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湖南过年要吃什么菜?有怎样的讲究?又有哪些好玩的?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这个习俗延续了几千年,与南朝梁时《荆楚岁时记》所记基本相承。

  岁终之日叫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掌灯时分,焚香鸣炮,拜祖先家神,叫辞年,并接灶神祭祀。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曰:“请辞岁”。各家起立迎之,捧出点心旱茶,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乐得合不拢嘴,因而有谚云:“小孩盼过年”。

  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大年初一,家家于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然后人厅堂,秉烛敬拜祖,再向外把天地神明,择吉时向吉方三揖,或向四方揖拜,祈求新年方方得利。接着儿孙依次向长辈拜年,抢先到井边挑第一担水,并点香烛把并神。早餐吃剩饭,叫吃隔年粮,寓意衣食有余。菜看以素为主,离不开青菜、芋头、豆腐等,寓意人丁清吉,万事遇头,清白传家。饭后晚辈向家族长辈拜年。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长沙四乡有请春客的习惯:约定几代姑婿甥侄和其他亲友于某日聚饮。初八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长沙还有客人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谚云:“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唐代已风行,宋时更盛。文天样曾记叙衡州上元张灯盛况:“士女倾城”、“观者如堵”、“骈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小孩子喜欢在墙角点松明,边烧边唱:“正月十五元宵节,烧了虫蚁歇”。

  更热闹的是,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此时达到,常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城乡街坊村寨庙家族几乎都扎“龙”。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多赐以包封。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除夕这天午餐,极其丰盛,即所谓“团年饭”。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全家将预先准备好的点心果品摆出,围炉团坐,边吃边谈,预先招呼小孩忌讲不吉利的话,并给以压岁钱,直至深夜入睡,有的彻夜不眠,名为“坐岁”。

  另外,该地区还有一种特殊习俗,的人家于当晚零点后,抢先去庙里焚,以南岳大庙、雁峰寺和雨母山雁雨寺等为盛,因据说谁在前,谁就财运亨通,人丁清泰。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早起,首先打开大门,在祖先神位前与门口设案,焚香秉炷、摆设祭肴祖先神灵,求保平安,叫“开财门”。事毕早餐,保持传统习俗的吃素,餐后由家长率家人向近邻或近亲长辈拜年,叫“出天行”。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图像,先拜祖,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其仪式由家里妇人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的。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守等。亥时一过,赶紧,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拜殿神,主要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祈求赐福,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刚刚过去,各地丰富多彩的风俗使得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更加有趣。就拿湖南来说,14市州年俗也千差万别,不尽一样。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

  另外,除了我们熟悉的扫新、守岁、贴春联、放鞭炮、封压岁钱、开财门、舞龙舞狮等风俗以外,湖南还有很多奇异有趣的年俗。回想起旧时过年的情景,满满的都是回忆。那么湖南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湖南过年要吃什么菜?有怎样的讲究?又有哪些好玩的?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这个习俗延续了几千年,与南朝梁时《荆楚岁时记》所记基本相承。

  岁终之日叫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掌灯时分,焚香鸣炮,拜祖先家神,叫辞年,并接灶神祭祀。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曰:“请辞岁”。各家起立迎之,捧出点心旱茶,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乐得合不拢嘴,因而有谚云:“小孩盼过年”。

  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大年初一,家家于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然后人厅堂,秉烛敬拜祖,再向外把天地神明,择吉时向吉方三揖,或向四方揖拜,祈求新年方方得利。接着儿孙依次向长辈拜年,抢先到井边挑第一担水,并点香烛把并神。早餐吃剩饭,叫吃隔年粮,寓意衣食有余。菜看以素为主,离不开青菜、芋头、豆腐等,寓意人丁清吉,万事遇头,清白传家。饭后晚辈向家族长辈拜年。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长沙四乡有请春客的习惯:约定几代姑婿甥侄和其他亲友于某日聚饮。初八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长沙还有客人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谚云:“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唐代已风行,宋时更盛。文天样曾记叙衡州上元张灯盛况:“士女倾城”、“观者如堵”、“骈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小孩子喜欢在墙角点松明,边烧边唱:“正月十五元宵节,烧了虫蚁歇”。

  更热闹的是,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此时达到,常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城乡街坊村寨庙家族几乎都扎“龙”。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多赐以包封。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除夕这天午餐,极其丰盛,即所谓“团年饭”。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全家将预先准备好的点心果品摆出,围炉团坐,边吃边谈,预先招呼小孩忌讲不吉利的话,并给以压岁钱,直至深夜入睡,有的彻夜不眠,名为“坐岁”。

  另外,该地区还有一种特殊习俗,的人家于当晚零点后,抢先去庙里焚,以南岳大庙、雁峰寺和雨母山雁雨寺等为盛,因据说谁在前,谁就财运亨通,人丁清泰。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早起,首先打开大门,在祖先神位前与门口设案,焚香秉炷、摆设祭肴祖先神灵,求保平安,叫“开财门”。事毕早餐,保持传统习俗的吃素,餐后由家长率家人向近邻或近亲长辈拜年,叫“出天行”。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图像,先拜祖,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其仪式由家里妇人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的。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守等。亥时一过,赶紧,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拜殿神,主要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祈求赐福,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推荐:

  

关键词:湖南的风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