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摆手舞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土家族祭祀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痕迹。
摆手舞是桑植县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传说等内容。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魄。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据清乾隆版《桑植县志·节序》载:“元日晨,肃衣冠,拜天祖毕,以次拜父母尊长,谒亲朋邻里,互相款留,如是夹旬。土民赛神摆手为鞦纤之戏,至十六日止。”据《向氏族谱》、《尚氏族谱》等旧谱记载,清雍正以前,今两河口乡旧街村、上洞街乡上洞街村、上河溪乡狮子坪村、陈家河镇新街村等地均建有摆手堂,每到正月、四月、六月、八月,土家人都要隆重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唱民歌、跳摆手舞,就连桑植县城也不例外。如乾隆二十九年《桑植县志》记载:“城隍庙、明成化年间肇建,在今县城东门内,雍正七年设县。正厅三间,神像居中,旁有两廓,前有仪门,中有歌舞楼。”
桑植县土家族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王慧)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