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历来是礼仪之地,民风淳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认真执行民族、教政策,全县汉族和瑶、苗等19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同建家园,民族、民族经济、民族文化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教,佛教、和教活动正常开展,教事业健康发展。全县340个姓氏族和平共处,没有了往日的族隔阂、械斗,继承了传统的美德习俗,摒弃了许多陈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遍吹新宁城乡大地。
县境是一个多民族交错居住的地方,境内白面寨遗址发掘的文明,早在五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汉族是县境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北宋靖康年间迁入的瑶族为县境内首先出现的少数民族。明、清、时,分别有苗、侗、壮族自外地迁入县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后,迁入的少数民族增多。2000年,已有20个民族。县内少数民族除黄金、麻林两瑶族乡和靖位乡源水瑶族村为集中居住瑶族外,其余都散居县境内各乡镇。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县内有11个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县内有14个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县内有20个民族。县内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分布在全县各乡镇村组;少数民族以瑶族为主,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主要分布在麻林、黄金两瑶族乡和靖位乡源水瑶族村,苗族主要在黄金瑶族乡,其它少数民族散居县境各地。
瑶 族 黄金、麻林瑶族乡所在地,原称八峒,八峒瑶族以“盘瓠”为氏族图腾,有“庆鼓堂,敬盘王”的风俗,故有称之为“盘瑶”者,又因长期游山捕猎,迁徙无常,而称之为“过山瑶”者,也有因深居峒地,刀耕火种,而被称之为“峒瑶”者,八峒瑶族的自称,以部族血缘观念,该称“布努”,以地域范围,则称“峒里俏”。根据有史料和八峒瑶族的遗风,八峒瑶族应为“长沙·武陵蛮”之裔,属秦汉时期“南蛮”中“荆蛮”的后代。北宋靖康年间,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的瑶族先民因避兵祸迁出,其中楊姓瑶民从江西迁至贵州,从贵州到广西,再转入县境内黄背、深冲和大绢的磨刀石一带山地;危、蒲、沈姓于元朝初从粤西、龙胜、古宜迁入境内桃盆峒、花竹山一带;江、蓝、雷姓于明代洪武年间从城步迁入县境黄崖、大绢、麻林等地。源水瑶民的祖籍是江永县都庞岭大远瑶乡千家峒。清康熙年间(1796年),从江华游猎入县境与东安接壤的一带山地定居,其中赵明凤和盘山姑来到靖位源水。
苗 族 县内苗族以楊姓为主,其中明正统十四年(1419)聚众起义首领楊文伯一支,于明初迁入麻林;另一支是清道光年间从城步迁入。
侗 族 县境侗族以石、沈两姓居多,其先祖是清嘉庆年间从广西资源县和湖南通道、城步县迁入麻林、黄金等地的。
朝鲜族、维吾尔族、白族、哈尼族、佤族、畲族、京族、藏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搞活经济、来县务工经商迁入者为多。
1951年12月,在瑶族聚居的靖位乡源水村成立“源水瑶族村”。1958年4月,在瑶族聚居的八峒瑶山成立了“黄金瑶族乡”和“麻林瑶族乡”。民族在形式上得到体现。1958年9月,人民化运动,黄金、麻林瑶族乡和源水瑶族村自动撤销。1982年2月3日,“黄金人民”和“麻林人民”分别改为“黄金瑶族人民”和“麻林瑶族人民”。1984年5月,县委、县在改社为乡的同时恢复了“黄金瑶族乡”和“麻林瑶族乡”,少数民族性质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县委、县彻底纠正“”期间在少数民族中造成的冤、假、错案,批准少数民族自愿恢复原来的族籍,允许不同民族通婚所生的年满18岁的子女自行确定族属。1995年5月撤区并乡时,呈报省批准,仍然保留黄金瑶族乡和麻林瑶族乡。1998年10月16日,黄金瑶族乡举行建乡40周年,县拨出专款,在黄金中心小学操场上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市民族委员会主任一行4人和县委、县领导前往祝贺。同年10月28日,麻林瑶族乡建乡40周年,县也拨出专款,在乡礼堂召开庆祝大会,市民委副主任一行3人和县委、县领导前往庆贺。2004年9月19日,麻林瑶族乡隆重举行“邵阳市民族团结示范点”授牌暨乡办公楼落成庆典,市常委会副主任、市副秘书长、市民侨外委副主任、市民委主任及县委、县、县、县政协主要领导参加了授牌和庆典仪式。
县委、县一贯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让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瑶胞富、郑介林担任过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80~2004年,全县选拔了179名少数民族子弟了工作岗位,其中行政干部56人,教育工作人员102名,医务人员21名。从1993年起招聘干部和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实行指标单列,在县党政机关中配备了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而且级别不断地提高,56位行政干部中,有正处级1人(郑介林,县正处级顾问),副处级1人(,县政协副),正科级10人,副科级16人。黄金、麻林两个瑶族乡的乡党委、乡领导班子,以及各村组主要干部,都是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乡长始终由瑶族担任;1980~2004年,每届县都有4~9名少数民族委员;1984~2004年,每届政协都有7~12名少数民族委员。
1989年,县成立新宁县民族事务委员会,配有工作人员3名,专事管理协调少数民族事务工作。2002年5月,县撤销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新宁县民族教事务局,定编3人,2004年底实有4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以后,少数民族聚居的麻林瑶族乡、黄金瑶族乡和靖位乡源水瑶族村在县委的大力扶持下,瑶乡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粮、养畜、种药、造林、改竹、招商引资,办厂修,民族经济日益发展,工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85万元,提高到2004年的752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7倍,年平均递增6.1%,人平 纯收入从1978年的136元提高到2004年的1206元。
县委、县一直非常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地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努力缩小民族差别。计划经济年代,少数民族多发布票、多发寒衣、春节减免屠宰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黄金、麻林两个瑶族乡的农业税减半征收。1983~1988年累计减免征购粮118.52万公斤,减免春节屠宰税期限由10天延伸到1个月。1983年县决定:麻林、黄金两个民族乡新办企业免税3年,以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利用丰富资源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向少数民族赊销棉布91000米,棉絮3900千克,折合价值5.2万元。1988年县决定,每年安排扶贫资金1万元,屠宰税2万元,支农周转金3万元,不发达民族地区扶贫资金1.7万元。从2000年起,县每年给黄金、麻林两个瑶族乡各1万元的民族发展资金、1万元卫生事业补助费、1万元少数民族贫困子弟学费减免款。
植 瑶胞居住的黄金、麻林,地处县境西南高寒山区,共有耕地16100亩,其中水田14200亩,粮食种植以一季稻为主,加上玉米、红薯等杂粮。1978年粮食总产5800吨。2003~2004年,加强生态,在退耕还林的情况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种田,保持粮食增产的势头。2004年粮食总产达7903吨,油料总产也由1978年的1.8吨增加到2004年的51吨。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西瓜、蘑菇和反季节蔬菜,经济收益在同面积稻谷收益的五倍以上。
殖 瑶胞素有养殖猪、牛、羊的习惯。1971年,麻林在万峰山麓的潘家场办起全县第一个养鹿场。从东北引进梅花鹿124头,其中母鹿20头,取得北鹿南养的成功。接着1973年,黄金在九龙塘的茅坪也建起一个鹿场,养鹿20多头。同年,在黄金栗田大队的枫木坪,成立县办枫木坪鹿场(今黄金牧场),养鹿486头,羊296头,对瑶区畜牧业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1992年6月21日,省老领导万达、尹子明亲临黄金牧场视察,就牧场的发展作了详尽的,并题词“黄金牧场前程”。到2004年,除黄金牧场养鹿280头外,黄金、麻林两瑶乡养鹿348头,出现了一批养鹿专业户。1984年,瑶区养猪13162头,养牛6215头,养羊480只。到2004年,发展到养猪17206头,养牛11810头,养羊5770只,黄金瑶族乡还建立了三个肉牛专业村。麻林瑶族乡利用丰富的水库、池塘进行养鱼,建立三个养鱼专业村。1984年起,库区农民利用麻林大坝水库进行网箱养鱼,2004年有120箱,每箱平均产值达1600元。两个瑶族乡还养有山区运输之用的马匹491头。
药 黄金、麻林两瑶族乡所处山岭,野生药材品种多、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天麻、厚朴,更是有名。各族都有采集野生药材的习惯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野生药材供不应求,开始由采到种的转变,特别是2000年以后,乡民大种药材。仅2003、2004年,就新扩药材种植面积3800亩,建立了瑶乡药材种植,出现了厚朴、黄柏、金银花种植专业户。2004年,黄金、麻林共有药材24000亩,其中厚朴1万亩,黄柏3000亩,金银花4000亩,茯苓5000窖。
造林改竹 1978年,黄金、麻林共有森林面积37万亩,其中竹林5万亩。山岭青葱茂盛,年产冬笋2000吨左右,外销江、浙等沿海地区,还有丰富的杉木、小笋、薇菜等。瑶乡人民“靠山吃山”,懂得造林扩山,自1978~2004年,共造杉林、竹林13万亩,到2004年瑶乡仅楠竹面积就有12万亩,其中1991年春,县委对两个瑶族乡的锅厂岭一宝顶,二宝顶,杨家岭等5.3万亩崇山峻岭全部飞播了黄山松。2003~2004年两个瑶族乡退耕还林6518亩,楠竹低改7100亩,建立笋竹两用林2500亩。到2004年底,瑶乡累积完成楠竹低改3万余亩,完成笋竹两用林高标准近万亩,有效提高了竹、笋产量和质量,建立3个水笋、薇菜专业村。2003年,麻林瑶族乡成立了“麻林竹木开发总公司”,统领竹木开发事宜。
瑶乡丰富的竹木资源和水资源是发展工业的最好基础。1978年,瑶乡工业总产值仅8万元,2004年已发展到5240万元,主要是竹木加工、造纸和水力发电。
竹木加工 瑶乡人民素有将楠竹加工成黄篾的习惯和技术,90年代初,瑶乡农民实行家庭作坊式的楠竹加工厂,普及到80%的农户。1998年,麻林乡大坝村胡小勇引进的大坝拉丝厂是瑶乡第一家楠竹加工企业。通过优化,倾情招商,该乡2004年底拥有年产值100万元的楠竹加工企业6个,其中最大的麻林村兴旺拉丝厂,年产值400万元。2004年,瑶乡有11个楠竹加工专业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冬笋加工成玉兰片出售。同时还将楠竹加工制成凉席、竹筷及其它工艺品出售。
纸 瑶乡素有利用竹材造土纸的习惯和技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产约300吨左右。随着机制纸的发展,土纸销不广,土法造纸渐趋萎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法造纸厂陆续诞生,到2004年,麻林瑶族乡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承益、民族、兴隆、兴旺、庆宏等7家造纸企业,年产纸张500吨,总产值2千万元。
电 瑶乡境内水资源丰富,但利用不够,2001年开始,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小水电项目20个,已建成的有大龙四级、百宝、座石、沉牛塘、野牛塘、竹林、进口、三水、联水、游鱼塘、太平桥、上阳等12座电站。2004年电10240千瓦,产值4100万元,其中龙头企业大龙梯级电站装机容量共达3700千瓦。正在修建的有大龙二级、水口、金栗、岩头桥、界畜、黄沙塘、金竹、大龙五级等8座电站,计划总装机容量9000千瓦。
通 八侗瑶乡,崇山峻岭,地域偏僻,交通极为不便。1958年,县交通部门组织修建的县城到麻林街的公竣工通车。1969年,从麻林街到黄金街的公修成通车。1983年11月,将公修建延伸到黄皮坳,与城步县公衔接,至此,新宁县至城步县的公贯穿黄金、麻林瑶乡全境。1976年竣工的黄金——枫木坪鹿鸣公和黄茶——大龙的公,是前的唯一修建的两条村级公。以后,掀起新修村组公。到2004年止瑶乡采取引资、集资办法筹措资金近千万元,投工近千万个,修建村组道16条,78.1千米,黄金、麻林瑶族乡和靖位乡源水瑶族村共31个村中,除九龙村以外,其余30个村都修通了公,188组有80%以上通了公。黄金乡摩托车人均拥有量居全县各乡镇的首位。黄金、麻林两瑶族乡每天有发往新宁、城步、武冈三个县城的客运中巴车12台次。
新中国成立前后,八侗瑶山不通邮,只有乡才有一部电线年,麻林正式设立邮电所,开通黄金、深冲、界富邮。1992年,瑶乡开始有固定电线月,麻林瑶族乡开通程控电线月,黄金瑶族乡开通了程控电线个村通程控电线年开始,出现移动电线年,在麻林修建成移动通讯塔后,正式开通了移动电线人拥有移动电线年,瑶乡除界富村外,其余各村组组都通了高压电。
小城镇建设 麻林、黄金瑶族乡乡所在地的麻林、黄金街一向为瑶区、经济中心,但在1978年时,两街仍是旧木板房居多,就是两乡办公用房也是旧祠堂,只有寥寥几座镇属单位的红砖房屋点缀其间。街上也仅有一个供销社,一个队营代销店,一个知青店。1990年,麻林乡党委、决定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街道旧房,进行小城镇建设。1990~2004年,麻林街道翻新旧房120座,镇属各单位也陆续修建新屋楼房。1999年,在麻林村建成第一个农村居民聚居点——永兴街,占地13760平方米。2004年,投资70万元,建成1600平方米的麻林瑶族乡大楼,还在八角村建成第二个农民聚居地6000平方米,有新屋60座。
1996年,穿过麻林大街的公启动砂改油工程,耗资40万元,7月竣工,结束雨天泥浆晴天灰的历史。2001年,街道两旁新装了灯。2004年,过街公由油改成水泥硬化面,街道整洁,两旁商店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文字语言 新宁瑶族原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只因进入清朝后,“明令废止瑶文”,不准使用。新宁瑶族文字已经失传。新宁瑶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麻林、黄金两瑶乡的瑶族把它称为“峒话”,峒话与汉语的词法、语法基本相同,只是语音有区别,现今瑶族四五十岁以上人员都会讲瑶语,内部对话可用瑶语交流。
新宁瑶胞使用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以歌当话”,“瑶乡即歌乡”,唱歌是瑶胞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讲究礼节的表现,无论谈情说爱、婚丧节庆,还是生产劳动、迎宾待客都离不开歌,瑶歌就其形式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的对唱,就其内容有鞭挞丑恶、挖苦讥讽的“烂口讽”,有讲述流传民间、历史故事的“古条歌”,而更多的是反映现实生活(如男女恋爱、新婚喜庆、迎宾待客、生产劳动等)的“随口答”民歌,多是随编随唱,既可用瑶语唱,也可用汉语唱。
饮食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新宁瑶胞生活,经常缺粮,常以“蕨粑”度日,挖蕨根制蕨粑是极其艰苦的劳动。瑶乡流传一首山歌:“蕨粑好吃锤难打,磨烂衣服手开坼,挖崩几多山和岭,累坏几多后生家。”无油、无盐的蕨粑粗恶难食,吃多了,皮肤慢慢变黑,肌肉日瘦,而现今瑶胞不愁吃饱饭的事了,蕨粑也成了稀货。瑶胞传统有忌食狗肉、蛇肉和龟肉的习惯,不过现在的青少年瑶胞也慢慢解除这种忌食习惯了。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无论男女,传统喜欢花边衣服,男的穿用梅花条绣成的花边衣服,头缠包头,胫缠裹腿,腰束长带。妇女更是都穿花边大袖衣服,包头高且大,戴银耳环、银手镯,绺巴上捶银。在家时,腰束绣花半截围裙,脚穿绣花斑鸠鞋。她们从不缠脚,出外劳动时,芒鞋草履爬高山、下水田,与男子一样从事各种生产劳动。
婚姻习俗 瑶族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经过三个步骤:男女对歌定情;请媒撮合订婚;女子哭嫁踩瓦进婆家。第三步的程序是,出嫁女子在出嫁前1~3个月开始哭嫁。女嫁到男家时要办一种“插花酒”,所有酒肉小菜油盐都由男方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负责办厨请客,新郎、新娘的父亲都要上门吃酒,酒后仍回男家,第二天半夜后,男方点起葵梅火把,由新郎亲自带领热闹的迎亲队伍,铜锣、凸鼓、唢呐,吹吹打打,前往女方家将新娘迎娶回来,新娘进新郎屋门前,男方全家老幼要站到楼上去,堂房门口放一张米筛,米筛下面放一片瓦,新娘进门,头一脚要踩烂米筛下面的瓦片,才算吉利。但是瑶族素有招郎的风气,大多数是男到女家落户,不需要任何彩礼和聘金。
瑶族丧葬习俗与汉族习俗基本相同,只是在给亡者盖棺时,瑶家有个特别习俗,如果丧父,则由伯叔父站在棺材面前主持封棺,孝眷在着,伯叔父应给孝眷赐饮食,然后封棺,边赐食,边封棺时,边讲一些固定的吉言。如果丧母,仪式则由舅父执行。
《新宁瑶族》书载瑶族盘王节,麻林、黄金瑶族乡是在农历十月初一,靖位乡源水瑶族村在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庆日,共进行五天。前四天是按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形成的习俗,扮四姑娘,依次接四位姑娘来探亲,唱瑶歌,第五天是“庆古堂,祭盘王”;盘王即指古代相传的神犬——盘瓠。以游猎为生的瑶民先祖以“盘瓠”为神,尊为“犬类之王”,而祭祀它,以祈求多获猎物,虽然后来瑶民定居以农为主,但此习俗一直相沿至今。瑶族古堂地一般设在寨子里最古老的大树下面,用竹片茅草扎成一个茅寨。寨内的中心设有盘王牌位,供上猪肉、糍粑、豆腐、净茶之类,盛器严禁瓷器之类,一律代之以竹制器皿。古堂会开始,三声牛角为号,霎时间,长鼓、凸鼓、铜鼓、梅花鼓、唢呐、芦笙大作,奏着悠扬的古堂舞曲。会首带领寨民手上敲击着锄头、镰刀、竹扦担,载歌载舞围着古堂坛转圈。跳古堂要进行一整天,中间只吃两餐猪骨头汤熬制的半干饭。吃饭不能分筷子,不准淘汤。因为分筷子象征不团结,淘汤会洗掉野兽足迹。跳舞跳得再热也不能打赤膊,据说打赤膊就现出了“原型”,预示着一年捕不到野兽。散古堂时,互相吵笑,涂花脸,欢乐够了就会到会首那里每人领一斤猪肉,半斤酒,半块豆腐,高高兴兴唱着瑶歌散去。随着历史的变迁,“庆古堂”不断丰富它的内容,逐渐成为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解放后盘王的神坛撤去了,古堂歌的内容也日益健康明快了。人们狂欢跳跃翩翩起舞,以独特的民族方式,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青年男女是通过“古堂会”交流感情,加深友谊。每当古堂会散场后,在弯弯的山道上,在密密的丛林里,又燃起了点点篝火。古堂会上结识的恋人,成双成对唱起歌来。探情,深恋,盟誓……更富有诗意的活动开始了。
乌饭节是新宁苗、瑶、侗族人民为纪念自己的祖先,都把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称为“乌饭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乌饭和吃乌饭粑粑。这种习俗,由来已久,传说在很古很古的年代,瑶家母亲在高山峻岭开荒,姑娘木莲每天为母亲送饭。她把最好的稻米煮给母亲吃,把最佳的苡米煮给母亲尝。为了不让自己的饭和别人的饭弄错,就在煮饭时掺进一种乌饭草,饭就变成紫黑色的了。瑶家后代为表彰木莲崇长辈的事迹,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乌饭节”。这天瑶山各家各户掐了乌饭草、黄茅草、嫩杉尖等草叶,或3种,或5种,或7种,浸成乌汁做饭。这乌饭要让长辈先尝,然后一家大小同吃。据说吃了这种乌饭,夏天不会生痧、疖子及其他肿毒。他们还在“乌饭节”这天,用糯米作粑粑,将粑粑捏成鸟、蛇、鼠等动物形状,蒸熟后活灵活现,小孩们最爱吃。据说这样做了,鸟、蛇、鼠等动物就不敢咬啄田里的禾穗,可以预祝全年丰收。
教 新宁瑶族教很普遍,但又没有受过某种教洗礼,成为其,只是认为天地间无处不是神,无事不靠神力,无事不受神管。传统上多神教。群众中最为盛行的是佛教,其次是、巫教。此外还有少数狩猎者梅山教。相传八峒瑶乡曾有64座庵院,其中佛教有48座。最著名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是坐落在县重点文物名胜区万峰山(雅称晴岚山)顶的晴岚庵(晴岚古寺)。
文化体育 1965年,麻林、黄金设立了文化站和图书室,各配有一名文化员,负责文化工作,组织爱好文艺的青年业余演出。1970年两各成立由3人组成的电影放映队一个,在本社范围内巡回演出。1983年,麻林瑶族新建有800个座位的电影院一个。1990年在麻林、黄金建成电视差转台,瑶乡人民看上了电视。2004年,麻林、黄金两瑶乡图书馆共有图书5000册。
瑶族作家,1986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当选为中国瑶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了《白眉王传奇》、《瑶山风云》等多部小说和散文集,其中《白眉王传奇》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中国傩戏学会会员,瑶族民间艺人唐光旭创作的《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堂》、《瑶傩初探》等作品,曾在1991年吉首国际傩戏学术发表,并同美国、日本、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1992年9月,由雷绍良、雷沛然、李永鳌编写的《新宁瑶族》一书出版,该书详尽地记述了八峒瑶族和源水瑶族起源和变革过程,深受瑶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靖位乡源水瑶族村文艺演出多次在省、市、县会演中获。瑶族姑娘盘满妹唱的瑶歌和盘玉妹吹的木叶在全省汇演中获,瑶族青年盘子玉跳的长鼓舞在地区汇演中获。2004年10月4日至6日,麻林瑶族乡隆重举行了祭奠盘王的“跳鼓坛”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学会理事长白庚胜、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张颈松、日本神奈川大学院教授广田律子、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辰已正明等专家前往考察,丰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受到一致称赞和肯定。麻林瑶族乡瑶族残疾人雷丽萍,自1992年第一次参加县残疾人运动后,经市、省、国家队强化训练,1994年9月在第六届远南残运会盲人柔道比赛中一举夺冠。此后十多年,她征战国内,出征意大利、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希腊等国家,先后获得金牌20枚,先后荣获省、市“新长征突出手”,省、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教 育 新中国成立时,瑶乡有麻林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0所,没有中学。1958年,县教育局在麻林设立“新宁县第七中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后设立麻林、金桥、黄金3所初级中学。1984年8月,金桥中学合并到麻林中学,在麻林、黄金各办中心小学1所,为的重点小学,共有16个班,学生477人,教师35人,校舍3096平方米,管辖35所村办小学。1987年8月24日,县人民决定将县立第七中学改为民族中学,将麻林中学并入该校,以县管为主,实行县区双重领导,并民族中学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1998年,民族中学有13个班,学生622人,教职工44人,校舍2670平方米。黄金中学有6个班,学生242人,教职工16人,校舍1200平方米。1991年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共投入资金85万元,在瑶乡中小学新修教学楼6栋,2740平方米,旧房725平方米,特别是2004年,民族中学建成1000平方米宿舍楼和黄金中心小学新建1200平方米的师生宿舍,雄伟壮观。
2004年,黄金、麻林两瑶乡共有小学10所,教师59人,学生1302人,校舍面积9280平方米,民族中学有教师61人,学生979人,校舍4376平方米;黄金中学有教师22人,学生360人,校舍1700平方米,中学和中心小学都拥有电脑,开始了电脑教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瑶乡人民开始重视幼儿教育。2004年,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20多人。
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瑶乡有诊所4所。1971年,麻林、黄金两诊所改为卫生院,新建了较为宽敞的院房。1984年,更名为麻林、黄金瑶族乡卫生院。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期,各大队(村)成立了医疗室(以后多数改为个体诊所),形成医疗卫生网络,瑶乡各民族人民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下降,特别是山区井水缺碘,历来有患脖子肿胀,俗称“泡颈”的人较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此病已基本消灭。2004年,瑶乡两卫生院共有药房、门诊部、化验室、X光室、病房等房屋2000平方米,有医护人员26人,拥有B超机、X光机、血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全自动分析仪等设备,能医疗常见疾病,做计划生育手术。
县内教活动历史久远,起源于唐朝中期,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有佛、道、教活动场所49处。新中国成立后,教活动逐步,开始后,庵观殿绝大部分被作为“四旧”捣毁,教活动完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教”政策,县内时期的教逐步,自发庵观殿等教房屋,教活动逐年增多。1996年12月,县内召开“”后第一次全县教工作会议,随即成立新宁县人民教事务办公室,依法清理登记教场所,成立佛教协会,规范教活动。
佛 教 盛唐时,佛教传入新宁,主要属台六祖惠能系统,清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全县有僧、尼主持206人。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有正式主持35人,信众10万余人,经过土地,还俗分得土地,公开的佛教组织消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恢复佛教活动。2000年全县佛教信徒3万多人,11月6~8日,在县城召开第一届佛教人员代表大会,102名代表通过了《新宁县佛教协会章程》,成立了新宁县佛教协会,有团体会员32个,个人会员120多人,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17人,理事28人,会址设金石镇摩诃岭大,有6人负责日常工作。2004年,调整为常务理事13人,理事34人。2004年底,全县持有市佛教协会颁发“学修证”的教教职人员230人,有佛教信徒4万人,但无正式、。
道 教 传入时间无考。清光绪时,有主事7人。1949年,有,但无组织。1950~1978年,县内无人士,1979年开始有人员。到2004年,有信徒约1万余人,但无组织,也无正式、道婆。
教 1910年,德籍范仁克来新宁传教,县内始有教。1953年,成立新宁县“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委员会,有433人,“”时,停止活动。1979年始恢复活动。1988年时,有62人。2004年,教点有长老马世光1人,信徒200余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教逐步,自发恢复教活动,庵观,至1995年,全县恢复重建各种教活动场所200处。1996年,县人民成立教活动场所登记办公室,进行摸底登记196处。到2004年底,全县教活动场所187个,其中:佛教75个,52个,教1个,民间59个。187个场所中,通过省管部门认证的活动场所33个(见表),其中佛教28个,4个,教1个。但县内历来有
佛、道合用活动场所的习惯。在154个没有被省管部门认证的活动场所中,佛教47个,48个,民间祠庵59个。
寿佛庵 位于黄金瑶族乡黄金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进三间,四周为水田环绕。主殿寿佛、玉帝、王母、关公、等。该庵为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
金珠灵山庵 位于黄金瑶族乡黄茶村与麻林乡交界处的山坡上,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左右,距黄茶村1.5千米。始建年代不详,1995年10月重建。此庵为二进结构,大殿由三间构成。主殿三佛、玉帝、王母、八仙女、唐僧师徒等。两侧有24诸天,18罗汉,左右供、药王等。该庵为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
回龙庵 位于黄金瑶族乡三合村圳源河边的山脚下,建于清光绪年间,期间被毁,1995年由当地百姓重建。回龙庵为一正两横四合院,砖木结构,大殿中间三佛,偏殿财神、药王等,两侧为十八罗汉。该庵为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
晴岚古寺 位于麻林瑶族乡的晴岚山顶,故名。门框书曰:“千岭龙行嵩巍晴岚嘹广袤的霁景,万峰起伏蜿蜒寺迹夙瑞气常臻”。古寺中等神像,时被毁,1979年重建,1983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单位。寺前古木参天,浓荫蔽地。寺旁一汪清泉明澈透底,终年不溢不干。寺中钟鼓齐鸣,仙音弥耳。游人身临其境,顿感皆忘,尽逝。该寺为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
金龙庵 位于水庙镇江坪村的一片水稻之中,门前有一座小石桥,距镇上约6千米。庵门新建成,外贴彩色瓷砖,立一佛塔,高约2米,直径1米。主殿木制结构,进深10米,面阔5米。入口立有关公像,殿内有玉帝、王母娘娘、七仙女、佛、盘古大王、观世音、药王、、伽蓝、天公、南岳大帝、十八罗汉等。入庵楹联为:金身六丈临福地,盘龙九曲选禅门。该庵为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
五谷殿 位于清江桥乡红心村,距县城22千米。五谷殿占地40亩,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栋进深12米、长25米的大雄宝殿。大殿为木框架砖瓦结构,中间释迦牟尼,两侧分别炎帝和观世音。除大雄宝殿外,五谷殿还包括门楼、休息亭等建筑。整座建筑依山而建,院落不规则,但整体组合错落有秩。四周竹林环绕,清幽。殿前有一块草坪,长45米,宽35米,草坪一侧为上山山,另外两侧为绝壁,地势十分险要。该殿是县佛教协会会员单位,为县级文物单位。
地府殿 位于水庙镇中山塘村,著名溶洞玉女岩斜对面。始建于1996年10月,傍山而建,庄严肃穆,左右各有一个厢堂。地府殿高约7米,面阔约15米,进深5米,重檐歇山山顶建筑。内地藏、盘古大王、龙王、观世音、文殊、寿佛、兰花小妹、伽蓝、药王等,香火旺盛。四周山石耸立,树木成群,郁郁葱葱,幽静,是观光旅游、教朝拜的好去处。
紫霞宫 位于崀山风景名胜区紫霞景区内,为佛道一体的教场所。仿南岳模式。该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红墙黄瓦,古色古香。寺内、圣帝、财神、药王、福、禄、寿共计七尊神像。整个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为一三合院,中间为正殿,左右两厢房为生活之用。
太平寺 位于高桥镇高桥村黄甲岭山腰。离镇仅1千米,相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时,西王肖朝桂一支义军在此歼灭清兵,后人为缅怀先烈于1886年在此建太平岩,1929年改名为环佳寺,后1989年改名为太平寺。总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为红砖瓦建筑。大门两侧贴有磁砖,门顶有双龙雕像,门口的一棵柏树迎风摇摆好似欢迎远来的客人。大殿内供有关帝、炎黄帝、岳飞、杨再兴、孔子等。该寺为县级文物单位。
天龙庙 坐落在高桥镇水托村天龙山脚,明朝修建,解放初期曾在此办学校,70年代改建,总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为二进建筑。第一进用来纸,天井约30平方米,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有佛、释迦佛、燃灯古佛及十八罗汉等。每逢初一、十五及三、八、九有附近及武冈、邵阳等地的香客来此。该寺为县级文物单位。
螺蛳庵 位于高桥镇中房村一花岗岩山山顶,据相传为明末始建于烽楼,此处俗传为石螺九列之象因而得名曰螺蛳寨。寨宇四周景象宜人,临峰近睹远眺千姿百态之景物历历在目,美不胜收。1995年新建,巍巍寨殿重檐画阁耸立于螺峰之巅,由原地平面积约140平方米改扩为210平方米多,面貌焕然一新,殿内杨再兴。该寺为县级文物单位。
清风寺 坐落在高桥镇月塘村肖家寨山上,原叫青峰庵,在1959年“五风运动”期间,误当将它拆毁。重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翘檐建筑。檐角有龙,殿内供有佛、佛、释迦佛、岳飞、十八罗汉等32个佛,殿的左边为厨房、住房。每月的十九日来此的居民很多。该寺为县级文物单位。
清风寺 位于马头桥乡海拔400米的白云山上,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部南岳圣帝,设2个殿塘,后部、关帝神像。主体建筑共2进,砖墙瓦顶,古朴肃穆。四周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放眼山下,农田错落,阡陌纵横,令舒气爽。偶有清风徐徐拂面而来,古刹与青山相映成趣,人如画中而行。
千秋寨庙 位于安山乡安山村,距县城33千米。千秋寨庙是为了纪念抗金献身的岳飞麾下大将杨再兴所建,原建筑毁于“十年”期间,1982年重建,2002年4月被击垮部分墙体,又。其主体建筑为3进3间,宽16米,高5米,进深15米,砖瓦结构,外贴白色瓷砖,房檐前端为红色琉璃瓦。
义兴寺 座落在万塘乡义兴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92年改建。总占地面积120多平方米由三间房子组成,中间为正殿,木质结构,门口有两根刻有双龙的木柱,墙上嵌有雕花窗,印有彩绘,内玉皇大帝、佛、、十八罗汉等。
猫儿寺 位于丰田乡麒麟村内的猫儿山上,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建于1992年。全寺共三进,前殿关圣帝,第二进为天井,后殿有佛、佛和,四周供有十八罗汉,通过台阶,盘旋而上,可到达猫儿寺的南岳圣帝庙,内奉南岳圣帝。猫儿寺自猫儿山脚至半山腰共有3栋建筑。周围树木茂盛,景色秀丽。
常春庵 原名天龙寺,位于一渡水镇拱桥村,重建于1992年,始建年代不详。面阔3间,进深2间,红墙黄瓦。大门为牌坊式风格,3重檐,最高一层“常春庵”,其下有常春庵的碑记及楹联一副。庵院朝前,地势平坦开阔,石山林立,山势千姿百态,秀丽迷人。正殿佛、玉皇大帝、大士、佛等,两侧有十八罗汉。
清莲庵 位于靖位乡水响村。清莲庵内有碑记记载,此庵原修建于康熙48年,现有房舍是1996年修建,面积约300平方米。庵门外四根木柱成梯形摆开,门楣“清莲庵”字样,庵内为木制房屋,上盖瓦,高约3米,共两进,第一进玉皇大帝,第二进为四柱分隔成三间,分别、地藏王和关羽,两侧为十八罗汉。
玉皇宝殿 位于黄龙镇横铺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二进深一开间,抬梁式木架结构建筑。其中有一天井,宽约3米,长约7米;正殿玉皇大帝,后殿佛祖。玉皇宝殿原为一老庵,始建年代未详,后由当地人集资于2001年扩建而成。两旁为农田,后为青山所环绕。每逢农历5月13日,关圣帝平长沙之时以及各生日都有祭拜活动。
舜皇殿 位于舜皇山林场的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西北坡,海拔约1660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遗址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石块围墙,高2米。修复后的舜皇殿为木制结构,重檐庑殿顶,六排五间,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内有舜皇、娥皇、女英两妃以及、、药王等木雕像,正殿上方有省文物局何强先生题写的“舜皇殿”匾额。舜皇殿始建于宋代(公元1600年前),后几经修复,解放初被毁,现存有石墙、石门、石龛、石香炉、石碓、石磨、石桌等。新舜皇殿为2001年修复,有常住。从新宁、东安、全州上山石道可至此。每年农历8月12日舜帝生日,来此朝拜者甚多。
广济庵 位于水庙镇境内,从五里圳入口处下行一里许,便可望见。始建于明末清初,80年代被毁,1994年重建,傍山而立,坐北朝南,砖石结构,木制顶梁的古式庵堂,三间二进,中有天井,偏房四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入庵门即可看到书为“广济群生”匾额,红底黑字楷书。庵内供有玉皇王母、盘古、伽蓝、、观世音、十八罗汉等众多神像。广济庵古朴庄重,既是香客寻求心理慰籍的地方,也是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场所。庵后有一株两人合抱粗的香樟,历经四五百年,树冠如盖,浓浓绿荫坠一片凉意,幽幽清香拂浮躁尘心。
大夫庙 位于回龙寺镇双狮村,是为了纪念唐代平叛将领陈志业大夫而修建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庙为80年代复建,坐西朝东,占地约200平方米,悬山顶民居式,面阔两间,坐为正殿,内有陈志业等塑像。殿前有石鼓一对,左右各一只。清乾隆34年整修时,在殿右置一石马,高1.6米,殿左置一石狮,高1.4米,皆雕刻精巧。
狮子岩 位于清江桥乡赤木村,距县城29千米,紧靠赤木湖,是赤目湖岸边景点之一。狮子岩是赤目湖岸边一块高25米,长逾100米的绝壁,因绝壁底部有一高4米,宽1米,形似猛狮下山的钟乳石而得名。狮身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狮头“十年”期间被毁,村民现用水泥重塑。绝壁底部,有一块长100米,宽2~15米的平地,建有八角庙。绝壁上部,有数根倒挂的钟乳石,其中一根中空,顶端有小孔,有水流出,细而不断,谓为奇观。
鸡公庵 位于飞仙桥乡罗源村鸡公山山腰,海拔960余米处,木制结构,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新宁名庵之一,始建于清同治8年,历史久远,一度庵况兴隆,香火鼎盛,年代被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玉泉寺 位于崀山风景名胜区玉泉山上,始建于1703年,原庵为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分厅门、钟鼓楼及正殿,毁于1949年。现在的玉泉寺系1987年。建筑为仿古单体木构,单檐歇山式穿插枋,五柱七瓜,设正檐翘角,甚为壮观。
白云寺 位于崀山风景名胜区八角寨景区内,白面寨的山腰,该寺系2000年8月修建,全寺为砖瓦结构建筑,有3间,面阔12米,进深5米。
教务活动 佛教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农历正月初一佛生日,念《经》;二月十九日生日;六月十九日成佛;九月十九日出家;活动内容是拜《忏》。八月二十一日药王生日,念《药师经》。活动时间2—5天不等。
注重的纪念活动是,正月初九玉皇生日,拜《玉皇忏》;二月初三文昌帝生日,拜《文昌帝忏》;三月十五日财神生日,拜《财神忏》;六月二十四日关羽生日,拜《圣帝忏》。在信徒心目中财神及文昌帝圣诞最为重要:财神保人们富贵,文昌帝保子女厚禄、光耀组。偶遇地方瘟疫或人畜意外伤亡,地方请打太平醮,时间1—2天不等,主要以拜《三期忏》、诵《圣帝经》为主。
教把称为救主,代表神。主要的活动围绕主进行的;每周六固定礼拜的信徒;4月9日主被订,为节;三天后的4月11日复活,为复活节;8月14日、15日为世界和平日,信徒为世界和平;9月23日“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纪念日,12月25日圣诞节,主降生,是教最隆重的活动。所有活动都是念《圣经》、唱赞美歌、读赞美诗。活动时间最长1天,最短的两个小时。
1990年5月,西德人魏顾娜(女,65岁,教人员)在邵阳市教李导群陪同下,走访了新宁县金石镇几位教信徒,察看了她婆母(1936年死于新宁)的坟地。同年7月20日,教西德莱比锡差会会长弗莱荣(男,60多岁)和该会对传部部长氏特(男,60多岁)两人到新宁县金石镇与教信徒开展友好往来活动。
慈善活动 县内教人士素有慈善,常以捐助方式资助贫困老人、学生,兴办公益事业。如2002年,佛教协会募捐1.2万元,资助五保老人和30名贫困学生;2003年,资助县8中和水庙中心小学贫困学生2100元;丰田乡白云庵僧人自采草药、黄茶给人饮用,以防止“”;2004年,庆云寺资助12位孤寡老人现金2000元,清江乡五谷殿投资1000元帮助兴办所在村的公益事业,白沙寺义务修10华里。
县民族教事务局 1997年8月,成立县人民教事务办公室,与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确定从事教事务的专职干部1人。2002年5月机构时,撤销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县人民教事务办公室,设立新宁县民族教事务局,仍由县办管理,核定编制3人。2003年5月成立了县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人民、县、县政协、县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教场所管理委员会 县民族教局对的教场所帮助建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安全员各1人,委员3~7人。要求管理人员忠诚、团结、、友爱。帐务公开、日清月结、不贪污挪用。要求场所财产的安全和信众的生命安全。
审批管理 1996年教事务办成立后,每年都要举办乡镇管理教事务人员和教场所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请法制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及各项业务培训,县领导到场指导工作。每期为80人左右。
县民局严格要求教教职人员持证主持教活动。凡是举行大型的教活动(两天三晚以上),在举办前的30日内,由教场所管理人员持申请开展活动的报告,报教部门审批;10日前报当地门备案。小型活动由教场所管理组织自行安排。同时强调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严禁“神汉”、“仙娘”设坛、扶乩降相;严禁以算命、看相、抽牌、看风水等办法诈骗钱财。严禁他人特别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入教、学经、出家。
县民局执行县人民在2003年11月31日制定的《新宁县人民关于加强教事务管理的通告》。原房屋尚存的寺观报县人民批准,改建、扩建寺观和新设寺观外的教固定处所,报市人民批准;重建和新建寺观报省人民批准,教活动场所的须经教部门依法登记发证,依法登记的教活动场所必须接受教部门的年度检查。
执法管理 县民局严格执行教法律法规,对不依法进行登记、不接受年度检查的,由县教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未经批准举办大型教活动的,给予,并责令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注销登记;对未取得教职人员身份主持或参与主持教活动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擅自改建扩建寺观或者擅自设立露天佛像(神像)的,报请县人民,限期拆除。1998~2004年,全县依法乱建寺庵12处,如回龙寺拟建紫云寺和白沙镇马江村拟建玉皇殿、崀山牛鼻寨乱摆露天佛像。配合处罚了回龙、塘尾头“仙娘”扶乩降相2处,封闭了高桥三,处罚非法行教的教职人员30人,打击了借“教”之名在黄龙、麻林、靖位、高桥、崀山、黄龙等乡镇进行非法行教的活动。
新宁地处山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久远的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成了很多独特的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风俗习惯也在逐渐地改变。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使传统的风俗习惯有所改变,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自古以来,新宁人以农为主,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是农民,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靠天呷饭。在农业种植季节上,已有“立夏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处暑荞麦白露菜”、“七葱八蒜九藠豆”、“九油十麦”等农业谚语。在农业生产中积累了“犁田犁得深,黄土变成金,秧好半年禾,禾好谷子多”,“三分在种,七分在管”、“禾薅三次毛,麦锄三次无爪爪”,“冬耕深一寸,当得上层粪”,“荞麦不用粪,只要三夜干床睏”等生产经验。田里基本上种植一季稻谷,收割后种麦子、油菜、胡豆。稻田常用肥是猪牛粪、秧青。正蔸后必须撒石灰。尤其是冷浸田,不撒石灰就会颗粒无收。自1958年起,推广双季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使全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汲取外地先进的生产经验,从过去全靠牛马耕田,发展到拖拉机、耕整机犁田。摒弃了常规品种,全部选用杂交良种。在家肥不足的情况下,较广泛地使用碳氨、尿素、磷肥、复合肥。这些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取代了石灰,农田产量迅速提高,过去亩产只有三五百斤,现在亩产已达到上千斤。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除虫,九十年代后农民认识到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除虫的危害,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太多用农药除虫。在早晚稻栽种方法上,积累了“满水回青,浅水分蘖,深水胀苞,干湿壮籽”的新经验,在栽种季节上,农民“早稻不过五一,晚稻不过八一”的格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农民以牛耕作、以人力劳作的方式开始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式转变,如收割稻谷,七十年代用“木桶”打禾,八十年代普及脚踏“打谷机”打禾,九十年代中期起,普遍使用3马力的柴油机带动“打谷机”,劳动强度逐步减轻,其余犁田、耙田、插秧、农副产品加工亦是同样。在主种稻谷的同时,县内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庙、飞仙桥、白沙、黄龙、回龙等乡镇大力发展柑橘、脐橙生产,旱土和部分农田都成了果园。柑橘、脐橙、玉米、黄豆、辣椒、花生成了县内农业的主要产品。
县人素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李、棕、竹的习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原由集体经营的山林树木包产到农户,乡镇村组大多制订护林公约,对林木进行性生产。农户大多在房前屋后和近处的山土空地上栽种柑橘、脐橙、柚子、梨、葡萄等果树和油茶、油桐、茶叶等林木,营造庭院经济,美化,增加收入。在远处大山岭上多育松、杉、楠竹等速生林木,进行楠竹低改、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效益明显。县内行政企事业单位,在单位院内栽种风景林木和花草,建设园林式单位。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各单位人员和中小学校师生参加植树造林,绿化山坡、公、街道、河堤等。
县内传统养殖业主要是养猪、养牛、养狗、养家禽和养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养羊,七十年代初,从省引进梅花鹿,成为湖南省“北鹿南养”成功的第一县,少数县人养有马、驴、骡、兔、猫、蜂者,还有养殖蛇、鹌鹑、火鸡等特色动物者,较为富裕的城镇家庭有喂养鸽、金鱼、宠物狗等观赏性动物者。
养猪,县居民中自古以来留传着“富人靠收租,穷人靠养猪”的俗线头。圈养,大都扯猪草拌谷米煮成潲喂养。红薯、薯藤是猪的主食。从仔猪到大猪大都得喂养个月,甚至周年,还不上二百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生猪发展很快,每户少的三四头,多的十来头,还有上百头,几百头的养猪专业户。逐渐由熟饲料喂养改为由生饲料和颗粒饲料,生猪生长加快,三四个月重达二到三百斤。
养牛,牛是农家宝,农民十分重视。通常一户一二头,贫困人家几户共养一头,轮流放牧,合理安排使用。虽然是以放牧为主,但冬天缺草,常常熟煮稻谷,荞麦喂养。尤其是养水牛,农民们总结出了“春夏要口塘,秋冬要间房”的经验。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牛受到法律,无故杀牛要坐牢守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机械化的进程,牛的耕田作用逐渐减弱,杀牛卖肉成了国家的正常的营生。由于牛肉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牛肉价格稳高不降,县人养牛的积极性颇高。出现养牛专业户。
养狗,县人自古以来就爱养狗,一般一户养1—2只,主要用来看家护院。瑶民还训狗狩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狗肉成为美味佳肴,需求量陡增,县人的养狗热情增高,农村每户少者三四只,多者十来只。还出现了养狗专业户。随着狂犬咬人现象的出现,多次公告,但县人仍然爱狗养狗。在难以的情况下,近年来采用了为狗穿耳注射疫苗的办法,既满足了县人养狗爱好,又防止了狂犬病的发生。
养家禽,县人历来最基本的养殖项目是养鸡、鸭,其次为鹅,在人民时期,农户一般养鸡、鸭不超过10只,当时农民经济困难,尤缺现金,靠养鸡、鸭生蛋换来油盐钱,有“鸡银行”之戏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户养鸡、鸭一般有一、二十只,多则三五十只,采用放养方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农村出现养鸡专业户,并逐渐增多,从喂粮食为主到喂颗粒饲料为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镇居民也时兴养鸡、鸭,采用笼养方式,自养自食,到九十年代后期,城镇居民养鸡、鸭者逐渐减少。
养鱼,县人素有利用房前屋后池塘养鱼的习俗,杀草喂鱼,在塘角建简易育种池繁育鱼苗,或购外地鱼苗。1981年以后,农户围栏小河小江养鱼,利用稻田,水库养鱼,推广网箱养鱼技术,农户将稻田改池繁育鱼苗。1990年以后,县内涌现养鱼、蛙专业户,建专用鱼种池,鱼苗质量提高,县内大面积推广配合饲料,进行精养。
新中国成立前,县内只有手工业,没有真正的现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生产程序逐步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企业,但县内工业比较薄弱。1996年以后,县内部分国有、集体厂矿逐步进行,实行租赁、拍卖,进行产权制度,置换产权,置换职工身份,成为民营企业。县内农村仍以手工业为主,但设备有较大进步,如木工过去是锯斧刨凿,现在大都改用电动设备,劳动强度减轻,木器质量提高。随着钢筋混泥结构房屋的普遍出现,瓦屋日渐减少,延续几千年的泥瓦匠逐渐失业。几千年来家家户户用来舂米的碓,现在几乎绝迹。用了上千年的纺车在县内也很难找到,的织匠和土织布机也极其稀少。
县人俗有经商意识,新中国成立前都是私营商业,以开店铺的座商为主,也有极少数手摇耳鼓、走村串户进行小买卖的货郎。新中国成立后,私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逐渐过渡建立国营和集体商业,私营商业逐渐减少,,到“”时期,私营、个体商贸几乎绝迹。1979年起,个体、私营商业逐渐兴起,多是在本地开店经营日常用品和副食品,也有个别货郎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们开始走出农村,到县城和外地都市做起了生意,或坐地开店,或长途贩运,走村串乡收购柑橘、脐橙、稻谷、花生等农副产品转卖出去,又从外地购进苹果、香焦等水果和蔬菜以及热门工业品到县内销售,那种商品好销就贩那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县内部分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实行产权转让,成为民营商业。县内城镇商贸向专业化发展,逐渐形成药店、家电店、服装店、鞋帽店、日杂店、副食店等专业店铺、商城。2000年后,有实力的商家在县城建起大型超市,经营除生产资料外的所有生活用品。县城农贸市场天天开业,以销售个体商贩和附近农民自产的蔬菜、水果为主。乡村墟场错开日期开场,便于行商轮流赶场做买卖。县内商人做生意俗来讲彩头,店铺开张营业时,要放鞭炮、有的还设宴宴请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清晨营业时不借钱、不借秤、不给顾客退换头天卖出的货物,第一笔交易不讨价还价,即使价格低些,也尽力争取成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很多商店、商场供有财神或,祈求平安发财。
清代,男子留长辫。女子蓄满头长发,织单辫或双辫,婚后挽发髻,扦弯髻。五四运动后,男子剪辫,留齐耳长发。后来城镇男子留分头或剪平头。农民多剃光头。妇女多剪短发。新中国成立后,男子有的留分头,有的留平头。中老年农民多剃光头;女子或蓄齐肩双辫,或剪短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老年男子多留大平头,青年喜留大背头,少女多留披肩秀发。青年女子烫发、染发。中老年妇女多剪短发。过去富家男子戴金戒指、玉手镯,妇女兴戴金银耳环、手镯、戒指、发髻上别银簪、扦髻心花。贫困妇女多以竹片别发髻。新中国成立初期,男女戴首饰者极少,“”期间几乎绝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男女多戴手表,八十年代青年妇女又开始戴金、银、珍珠、玉石的项链、耳环、戒指、手镯。有钱的青壮年男子也戴上了金戒指。清代富家男子穿长袍、马褂,着便裤,戴青缎碗口帽;女子穿绣上云边的大襟衣、便裤。衣料多为丝绸或洋布(细纱布);老年妇女冬天头顶青布巾(包头)。贫苦男女都穿粗布大襟衣,青、蓝、白三色。男戴青布碗口帽,老年妇女冬天头顶青布巾。时期,富家男子穿长袍式中山装,戴青布碗口帽或礼帽(博士帽);妇女穿旗袍、夏系裙子,衣料多用丝绸或土林布,贫苦男子穿对襟衣、戴青布碗口帽,女穿大襟衣、便裤,衣袖、裤筒比过去略小,衣料仍以家织土布为主。新中国建立后,男穿中山装、学生装、解放装,戴八角帽或军帽;妇女穿大襟便装或列宁服,颜色多为青、蓝、灰三色,布料多为土林布、府绸、哔叽、灯芯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男的多穿国防服或西装。女子鲜艳时装繁多,夏穿连衣裙、百褶裙、西装裙;冬穿太空衣、绒大衣,布料多为化纤品,如的确良、晴纶、绦纶等。县城和集镇的县人穿着上同都市没有太大区别。在少数民族集居的麻林、黄金、靖位等山寨,还部分保留着传统习惯。瑶族男女喜穿青蓝两色服装。妇女的衣服、袖口、衣襟边缘都用丝线绣制各种图案,衣长过膝、无衣领、袖口宽大、腰围刺绣、裤筒宽大、裤脚亦饰边条、劳动时裹绑腿,男人服饰较为朴素,都为对襟无领短衫,裤筒大而短,缠绑腿。头缠青布长巾,腰围短裙。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居民过上正常的饮食生活,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取消城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后,一日三餐,主食大米,城镇居民随买随吃,上班族多在外面用早餐,农民是自养自食,自种自食,主养鸡、鸭、鹅,想吃就杀。生猪虽然养殖较多,但大都出售,只有到过年时自家才宰杀来薰制腊肉,主种的蔬菜有辣椒、南瓜、豆角、四季豆、茄子、冬瓜、白菜、萝卜。豆腐也是县人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县人酷爱的是“辣”,无辣不成菜。在靖位、对江等少数民族地方,喜欢腌制米粉鱼,他们在初春把鲤鱼花放入才耕好的稻田里,到稻子收割时,鲤鱼花大都长成三四两一尾,在放干田水时把鱼放出来,亩产高达百来斤,一时吃不了,也不出售,于是他们用盐把鱼腌了,再用大米粉末糊起来,放入罐子里,半年周载,想吃时拿出来放在饭锅里蒸熟吃。农村居民红白喜事,多在家办酒席,城镇居民白喜在家办席,红喜一般在宾馆、饭店办宴,一般是四盘四碟八大碗菜。曾被视为秽物不能上席的团鱼、沙鳖、蛇肉、狗肉成为饭店、宾馆席上佳肴,身价倍增。过去,筵席多用米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瓶装酒,水果酒、啤酒、葡萄酒、牛奶、果汁等现代饮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县内传统菜肴有血粑(猪血豆腐丸子)、腊肉、血酱鸭、臭豆豉、罐腌酸菜、干扎菜。堡口豆腐誉满城乡,很受县人欢迎。县内传统食品糯米糍粑、爆子糖、芝麻糖、姜片糖、冬瓜糖、橙皮糖、糯米甜酒、糯米汤圆、粽子、蛋糕、蕨粑粉等盛行城乡。
新中国建立前后,城乡居民住房多为砖木结构,有三柱四瓜、四柱四瓜、五柱五瓜、五柱七瓜等几种结构,各异。农家传统住房以五柱五瓜较为常见,殷实之家,一般有一栋正屋和两侧杂屋。正屋四排三间,中为堂屋,上首设神龛,左右为卧室厨房,两侧偏屋,一是仓库、碓、磨房;一是猪、牛栏及厕所。正屋前为晒场,后为菜地。晒场四周围有矮墙,前开朝门,自成院落。富裕人家,正屋五柱七瓜,六排五间,两侧各建一座四排三间横屋。书房、客厅、客房、卧屋、杂屋。大官豪族则建青砖瓦屋,前后两正,左右两厢,形成四合院,院内回廊曲卷,花园、水池一应齐全。清末,县境督抚提镇大员很多,豪华建筑城乡都有,大者占地数十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县城及郊区的居民木板平房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厨、厕配套的现代楼房,楼高由二、三层发展到六、七层;农村的茅草屋、泥砖瓦屋、木板屋也渐渐地被2—4层的红砖房或钢筋水泥楼房所代替。只有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集居之地,如今还保持着少数木板房、砖瓦房和吊脚木楼。
传统家具有两门衣柜、困柜、碗柜、方桌、长凳、衣箱。富裕人家还有梳妆台、书桌、交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城乡人民兴置办三门衣柜、餐柜、高低柜、角柜、床头柜、小方桌、转盘圆桌、椅子、梳妆台、收音机、缝纫机等。八十年代后,兴起了长短沙发、组合柜、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家庭影院。九十年代后,电脑、摄像机、空调器、移动电话进入部分家庭。炊具由古来的铁鼎锅、铁菜锅,发展到铝制品锅。到二十世纪末,液化气灶、压力锅、电饭煲、电炒菜锅、微波炉逐渐进入了县人家的厨房。睡具从古代到新中国建立,几乎都是木架床,床上习惯垫稻草,草上夏铺凉席,冬铺棉被,习麻线蚊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高低床,垫棕毯者日多,多用纱帐、尼龙帐。八十年代后,城镇居民和农村富裕户多用席梦思床,蚊帐被纱门和纱窗所代替。从清代到新中国建立,县人几乎都是桐油灯,山区大都用松膏、松油照明,极少数富裕人家点煤油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县城及郊区才有电灯。六十年代农村部分社队使用柴油机发电。七十年代开始兴办水电,八十年代后县内建起中小型水电站,多数农户照上了电灯。到二十世纪末,县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家用上了电灯。
1950年前,县内没有通车的公,县人外出远行都是走,少数达官贵人出入骑马、坐轿、坐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通了公,部分家庭有了自行车,八、九十年代,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村通了公,摩托车、三轮车、慢慢游、中巴车、面的、的士、大巴车比比皆是,客班车、农用车、三轮车来往不断,县人出入乘车非常方便,长途步行的历史基本结束。2004年,县内乡乡通了水泥或沥青油,村村都在浇铸水泥。部分县民还保留出远门要看日子的旧俗,看八字、翻“黄历”、探预兆、怕乌鸦叫、眼皮跳,认为是兆头不好。
在婚嫁之事上,自古以来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之光”,经历说媒、相亲、合“八字”、纳彩、订婚、迎亲、拜堂完婚等程序,各程序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出现恋爱,婚姻自主,同姓不通婚改成近亲不通婚。但至今朝,相当多的婚姻仍有介绍人撮合,经历谈婚论嫁、订婚、婚姻登记、迎亲、完婚等程序,合“八字”之习俗在农村仍很盛行。而嫁妆、新房、家具、彩礼、红包、迎亲场面和婚礼婚宴较以前更为讲究。婚夜嬉戏闹洞房较以前更为花样百出。后,青年人时兴旅游结婚,鳏夫再娶、老年再婚现象增多,寡妇再嫁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接受。中、青年中未婚同居的“试婚”现象开始出现,甚至未婚先孕采取合同方式同居的“合同夫妻”开始出现。老年男、女丧偶者再婚的“黄昏恋”现象被社会逐渐接受。
新宁老百姓古有“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的观念。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婚育新风进万家”,“男女平等”、“少生优育”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深入。在干部职工中一般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在农村,头胎生女孩的,多再生第二胎。孕妇足月未生时,娘家送来母鸡一只,叫“催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城乡孕妇一般都到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生孩后,男家送一只公鸡到婆家“报喜”、三日后洗“三朝”,男家一般要办“三朝”酒,亲朋好友皆来祝贺。从分娩后30天内,产妇不能参与户外活动,俗称“坐月”。满月时,男家要为小孩举行“满月礼”、剃胎发、做“满月酒”,亲友再次祝贺。
县人重视小孩的周岁,办“周岁酒”。少数居民有为小孩举行“周岁礼”的习俗。“周岁礼”俗称“抓周”,即在小孩周岁这天,在小孩前面放置印章、算盘、笔砚、钱币、针线(女孩)等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由小孩去抓,以预示小孩长大后的爱好与前程。如抓了印章,则预示小孩长大后可作官;抓了算盘,预示小孩长大后经商……满10岁、20岁、30岁和40岁也兴办酒,但前来庆贺的都是亲戚和密友。50岁后,每逢满十,都要,亲戚朋友都要前来祝贺。城镇居民和干部职工很多喜欢在电视上点歌,在宾馆酒楼举办寿宴,晚上在家中分享生日蛋糕,吹灭象征生日岁数的蜡烛,唱“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农村居民则多在自己家里举办寿宴,富裕户喜欢放电影庆贺,也有在点歌的。县民寿庆年岁,讲究“男进女满”,即男重虚岁,女重实岁。
在病人咽气时,孝子孝女在床前烧纸钱,谓之化“落气纸”,断气后放炮火“报讯”,接着为死者洗澡抹尸、穿衣,扎孝堂,移尸灵堂,请地仙择日看地,请来在灵堂敲打、、亡魂。同时,孝子孝女到亲朋好友处跪拜告之亡讯,谓之“下礼”。死者的直系亲属,特别是孝子孝女孝孙在灵堂日夜守护死者灵柩,点长、上香、供茶果酒饭菜,谓之“守灵”。守灵期间,亲朋好友前来悼念亡者时,孝子孝女要跪拜接礼。一般守灵三五天后开会,然后出殡土葬。出殡时,孝子孝女孝孙手捧死者遗像、灵牌、招魂幡和死者的其他直系亲属在灵柩前跪拜哭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出殡时还有请耍龙队、耍狮队、腰鼓队和乐队,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县城禁放鞭炮后,出殡时以鞭炮录音声代替了燃放鞭炮。丧葬仍是县民一项非常累人费钱的差事。
亲朋好友邻居之间在逢年过节、生日寿诞、生儿育女、厂店开业、新屋落成,甚至升学入伍、升迁获都要互相探望、酒宴庆贺;给有病人、有丧事之家予以慰问,给困难之人予以资助。县人尤其注重春节拜年之礼,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之说。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这五大传统节日和父母、岳父母的生日,儿女媳婿都要给他们送节、送礼,礼品视家境而异。在日常生活中,尊敬师长、敬老爱幼历来是县人的品德,同桌吃饭,一般都请师长坐上席,同时都让长辈走前面,相见常问候招呼。行人问都详尽指点,甚至还送到岔口。县人俗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看重亲邻关系,互相谦让、和睦相处,每逢红白喜事都主动帮忙。
县内居民有五大传统喜庆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四大祭祀节日:清明节、中元节、腊八节、祭灶节。新中国成立后,较为盛行的有十大节日:元旦节、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除此之外,农村中还有传统的半年节,瑶族聚居之地还有“盘王节”、“乌饭节”(见“民族”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城镇年青人还时兴的情人节、圣诞节。
春节 农历12月最末一天(29或30)过年,正月初一为春节。过年春节是县内历来最为隆重的节日,过年前的几天,就忙着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进行喜庆装饰,中堂(客厅)贴上新年画,大门、房门中间倒贴“福”字或“财神”、“门神”,预示“福到、财到、吉祥平安”,两侧贴上春联,添置新衣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富裕的百姓家都挂上大红灯笼,新潮青年家中挂上“中国结”。过年的团圆饭是全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餐,在外工作的子女晚辈都是尽量赶回家陪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合家吃团圆饭,吃的时间一般是过年的当天中午或晚上,团年饭根据各家条件,挑最好的东西来做,但少不了象征“团团圆圆”的肉丸和“连年有余”的鱼。吃饭前,先给逝去的祖先“供饭”,祭祀祖先,以示追本溯源不忘前人,还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合家团圆。县民年夜俗有“守岁”习惯,俗称“三十夜的火”,把火烧得旺旺的,坐到天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一般是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到零时,家家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县城禁炮后,很多改放焰火,农村鞭炮依旧。正月初一当家人早早地起床、放鞭炮,然后是到门前出行、供茶、烧纸、祈求神灵新年里万事如意,财发人发。接着是办茶办饭,办好之后,叫起家人共餐,此餐必有肉丸和鱼外,还必有青菜,喻示全年清清泰泰,吉祥平安。早餐之后,邻里之间互相拜年,气氛,热情倍增,每到一处都是请坐喝茶吃糖果。这种热烈气氛一般到正月初七八才平静下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盛行电话、短信拜年,寄发贺年卡、贺年片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老古流传下来的,长辈给小辈“压岁钱”的习惯则越来越浓,金额也越来越大,晚辈给长辈拜年送的礼品也越来越讲究。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十五夜的灯”突出一个“闹”字。县民历来有舞龙灯、吃“元宵”的习惯,舞龙灯从初十开始,为试灯,十五夜达到,十六夜收灯。龙灯所到之处,鞭炮连放,声声震耳,主人备烟及红布条(彩条)相赠,大街上看龙灯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县城禁炮以后,舞龙灯者逐步减少,呈衰落之势。“元宵”粑为新宁人民喜爱之饮食,为“糖馅心”滚上糯米粉而成,现在县城各超市都制作“元宵”销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元宵节前后,一些单位还举办有猜灯谜活动,人们赏灯猜谜,其乐融融。
端午节 县内居民把农历五月初五日称为“小端午”,十五日为“大端午”。县民端午节历来有呷粽子、挂艾叶菖莆、熏雄黄苍术、吃雄黄酒的习惯。居住江河沿岸的村民素有自发组织龙舟赛的习惯,赛事从小端午开始,大端午这天正式比赛。最为兴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乡组织龙舟赛,仅县城扶夷江参赛龙舟就达五、六十艘,还有白沙、黄龙、清江、回龙寺等地扶夷江面各有一、二十艘不等。龙舟赛时,沿江两岸人山人海,叫好声、加油声,会合着龙舟上的锣鼓声、声,声震天地,热闹非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因县乡没有统一组织,参赛龙舟有所减少。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欣赏明月和品尝月饼,是县民欢度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县目中,两者都是喜庆团圆的象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县人还有以香火月饼水果祭月的习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祭月者逐渐减少,但晚辈送月饼烟糖酒给长辈的习惯却越来越盛行。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佳节正是秋高气爽时,县民俗有登高、赏菊花、酿重阳酒,蒸重阳粑的习俗。自1998年,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年节”以后,县人“敬老”好习惯又得到一次展示的机会,晚辈为老年人送温暖,单位慰问老年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进行文娱活动,下棋、玩牌、打门球等,“老有所乐”,使老年人享受到新社会的温暖。
清明节 既是24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的前后几天,县人历有扫墓祭祖的习惯,俗称“挂亲”,就是远方的晚辈,也尽量争取回故乡,给先人“挂亲”。清明时节,风和日丽,山花浪漫,青年人正是踏青游春的好时光,同时县人也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县人俗称“七月半”,又叫“中元节”、“鬼节”。县民历来在七月十一日,香火果酒饭菜茶迎接逝去的先人回来“看望”后人,叫“接老客”,十四日,香火饭酒果菜茶,把“金山、银山、金包、纸包、冥钱、冥衣、冥裤、冥帽”火化,送给先人,谓之“送老客”。此习在“”中曾经,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又逐渐兴起,九十年代,已相当普遍。二十一世纪后还有火化纸扎的汽车、电视机、手机、冰箱、洗衣机等新潮用品的,个别还有火化纸扎的“小姐”给先人的,还有请师公敲敲打打亡魂的。
腊八节 农历12月初8日,部分县人有吃腊八粥、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的习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腊八节的祭祀活动渐少,但吃腊八粥的习俗仍在部分县人中盛行。
小年节 农历12月24日,县人主要活动是打扫厨房,香火饭酒果菜茶祭祀灶神,又叫祭灶节(在县内部分地域是23日为祭灶节),传说送灶王神庭述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许多家庭改柴火灶为烧煤或液化气、沼气,无“灶”可祭,但打扫卫生的习俗却保留下来了。
元旦节 公历1月1日,机关团体学校放假一天,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较为重视,主要活动是购置年画挂历,各单位、各乡镇组织歌舞、棋牌、书画、球赛等文体活动,亲朋好友之间互寄贺年卡(片)等。
植树节 1980年起,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在植树节前后,县领导带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广大县民全民动员,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
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自1985年起,县内都要组织,表彰优秀教师。县乡领导到学校慰问教师,部分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心卡或礼品,重教之风在新宁逐渐盛行。
半年节 农历6月初6日,农户在这天煮新米饭“尝新”,宰鸡杀鸭,剖鱼买肉,以慰半年劳动之辛苦,如无当年新米,就采集半熟稻穗放在饭鼎罐里蒸一下,同时割一束禾喂牛,表示有福同享之意。
新宁民间游艺传统项目较多,如耍狮、舞龙、高跷、拳术、跳绳、下棋、打牌等。在时,耍狮、舞龙曾被,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渐恢复。八十年代,儿童游艺主要是唱儿歌、踢毽子、跳绳、荡秋千、捉迷藏;中青年男性主要是下象棋、军棋、裤裆棋、五子飞棋、黄帝棋、看电影、打扑克,输了的钻桌子,挂“胡子”等;老年和妇女除偶尔打扑克、看电影外,就是闲聊,别无其他游艺活动。
进入九十年代后,县城和各乡镇所在地的儿童热衷于玩游戏机,少数“机迷”常玩到半夜,甚有通宵者。同时各种歌舞乐器、绘画书法培训班逐渐兴起,不管少年儿童是否愿意,
大人们总把他(她)们送去培训学习,视为高档“游艺”。农村儿童的游艺活动内容却变化不大。城镇青少年游艺活动的最大转变是热心于电脑上网,到歌舞厅唱卡拉OK,到厅看或购、借带在自己家里放看。随着电视的普及,看电影的少了,看电视成为县民最普遍的游艺活动。而麻将、字牌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扑克,老人、妇女也开始参加打牌、散步、钓鱼、下棋等游艺活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县人游艺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男女老少最普遍的游艺活动是打字牌、麻将、扑克和看电视,县城街道所办的老年活动室实际就是麻将字牌馆,街道店旁随处可见有字牌、麻将、扑克摊,但这些游艺不是先前“挂胡子、钻桌子”的玩法了,输了的多少要出现金钞票。儿童们有了新的游艺:碰碰车、小列车、小汽车、滑板等。少年们玩游戏机的减少了,转向了电脑上网,县城网吧逐年增多,乡镇也有一定数量的网吧。电脑上网成为很多青少年的爱好,在网上打牌、下棋、聊天、浏览新闻趣事、学习知识,有些成了通宵达旦的“网迷”、“网虫”。城镇妇女们逐渐喜爱散步、爬山、歌舞、耍剑、扭秧歌、做健美操、打腰鼓,腰鼓队遍布城乡,富裕人家每逢婚丧嫁聚便请腰鼓队打腰鼓。城镇中青年男性喜欢下象棋、围棋、爬山、跑步、打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游泳。城镇老人们则喜欢钓鱼、散步、舞剑、下象棋、打门球、做健身操。县城崀之韵广场、中心广场早晚都是乐声嘹亮,有几百人在从事各种游艺活动,就连摩诃岭上、柳山沙洲坪的每天早晨都有成百活动者,街道上散步、跑步者络绎不绝。农村游艺方式不多,除了打字牌、麻将、扑克,就是看电视、扳手劲或者闲扯。
文明礼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五热爱”教育。六七十年代,响应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县内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的新风迭起。八十年代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展文明礼貌活动。九十年代后,全县齐动手,争创文明县城,学生分赴街道、车站、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除阴沟、阳沟;工人义务为群众修理单车、手表、电器家具;医生上街义务为病人看病;商业服务行业改善服务态度,笑迎顾客,礼貌待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双文明”活动,每年初制订双文明目标,年中和年底进行检查考核。二十一世纪开始,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文明礼貌新风吹遍新宁大地。
尊老爱幼 县人历来有尊老爱幼传统,以来,更得到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县民政局和各乡、镇、村相继办起了敬老院、安排专人对孤寡老人实施照顾,并不断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每逢节日,机关、学校、乡镇都给敬老院送物资,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中小学生为“五保户”送柴送水,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度晚年。如被誉为“扶夷江畔小雷锋”的金石学校六年级学生曲新平义务为五保老人挑水五年。对幼儿,则兴办幼儿园,到二十一世纪初,幼儿
园遍及城镇乡村,且越办越好。幼儿园游乐器具在不断增加,师资质量愈来愈高,县乡还适时举办少儿运动会、游艺会,定期为儿童体检、注射疫苗,评选健康儿童,使之健康成长。对家庭则大力提倡敬老爱幼、尊夫爱妻,争做贤妻良母,广泛开展“”和“五好家庭”评比活动,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助人为乐 一方有难,大家支援,伸出友谊之手,为贫困人家的危重病人捐钱治病,为残疾人募捐兴办福利事业,为修架桥捐资捐款,为特困学生捐款资助读书上学,送钱、送物、送技术给贫困户,扶贫帮困奔小康。义务照顾老弱病残的邻居。拾金不昧之常事见报道。如1984年金石学校19班学生曲新平拾得现金2000元退还失主。人们赞颂他是“千元为轻,为重”的好少年。1995年2月18日,万塘乡中心小学李立群、李清群姐妹俩拾得11000元现金,归还失主,传为美谈。
见义勇为 在依县的氛围中,县民自觉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在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到损坏时,挺身而出,不顾自己安危去的。如1985年,军田乡(现为回龙寺镇)花亭村二年级10岁的李爱兴同学勇救4岁落水小孩,被团省委、
省教育厅授予“小英雄”称号。1999年,一渡水镇党委副伍小龙,面对失去的村民挥舞两把菜刀砍向另一镇干部时,疾步而上,救了同伴,而自己却砍去了左手,构成重伤。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