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儒学在社会的作用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由民间学派上升为指定学说,由一家之学完善为社会主流思想,后又经“五四”时期以来的西化与批孔运动冲击,渐渐式微至人们心目中的旧说。其实,思想长久以来被认作中国社会的正统学说,是有其充分必要性的,也是经过了历史严苛的检验。
首先,从个人层面看,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提出的理想虽高远,但实践方法十分朴素,所谓“道不远人”是也。比如《论语》开篇一句“学而时习之”,学到了知识还要去践行它,这样简单易行的理论就是孔子对门生君子之学的学以致用,这种理论高深难懂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当下做起、都有章可循的吗?
再比如对于“爱”的践行,墨家的“兼爱”观,认为爱无等差,天下应当等而视之。然而这种理想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人们怎可能做到对亲人、对陌生人都报以同样的爱呢?相比之下,告诉人们“泛爱众,而亲仁”,作为仁者,虽然广泛地爱护众人,但是首先亲近仁德的人,这就有了先后顺序、有了主次亲疏之分,使人能够照着入手去做。
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及”字,就提出了一种由先爱自己的老幼亲人、再以此为参照去推己及人地爱别人的老幼亲人这样一种推衍性,的爱有等差,正是说明了一种美好理论的可操作性。
而的“八条目”更是具体,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平天下”,一步步地设定出了内修己身、外治家国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说,学说,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是中国君子养成的成典籍。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的清静无为、与佛家的看破相比,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莘莘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可以说,从创立之初,就始终是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种人才,是“常以天下为己任”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
就拿中国本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儒道两家对照来说: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而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崇尚个体意志、追求世外,推崇集体、担负家国天下。所以知识是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礼乐社会、大同社会而奔走呼号的行者。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儒道两家角色的分化:面对社会的乱象,一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独善其身逍遥世外,而孔子领芸芸驾车奔劳周游,不顾己身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就是儒者,他们也许是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儒者为学,为自强不息、报效社会;儒者为人,是推己及人、修己达人;儒者为事,愿为国为民、兼济天下。
再次,从历史阶段上看,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以文,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连那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如元朝、清朝,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方略。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它是一种进取型的、维稳型、秩序型的、中和型的文化,特别适用于个人的平稳上升、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世界的和合万邦。
当今,我们的国家经过稳定、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文化繁荣的时代命题。此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也随历史规律又一次苏醒在我们的社会中,它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比如,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承袭着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也是以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一份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正如习总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