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向国生
岁末年初,冬闲时节。湘西北一隅,张家界境内,城区内外、滨水环线、航道码头、大街小巷、防洪堤上、体育场馆、主题区街,到处机声轰鸣、人声鼎沸,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与此同时,高速上、车流如潮,机场内外、人来人往,各大景区、应接不暇,丝毫没有淡季的迹象。
所有忙碌的身影都在向人们印证着一个答案:张家界正在点燃新的希望;所有繁华的迹象都在向传递着一个信息:张家界正在提质升级新的征程。
“所有的原动力来自‘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是这一战略让张家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市委杨光荣一语道出了原委。
同样的佐证,还有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2014年,张家界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0.7%,远高于全省的平均增幅,在全省排第三位,与市州最高只差0.2个百分点。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全年旅游接待总量达到了3884万人次、过夜游客达到了16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46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2%、16%、17%,创下了历史新高。与这些数据一样,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内外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全部都是以两位数的增幅上扬!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沉甸甸的成绩单。也难怪年前来张家界调研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的省委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异口同声地作出了高度评价。
旅游巨轮满舵前行
既是湖南的旅游龙头,也是张家界一业兴百业兴的支柱产业。正因如此,张家界在2014年部署的提质升级六大行动中,旅游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的角色。
张家界人始终明白,作为世界一流的资源品质和国内一流的品牌号召力,张家界缺什么。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旅游新常态形势下,旅游产业的与创新首要任务就是提质升级。于是,在2013年底,张家界就明确提出了旅游提质升级的“五个转变”,即推进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服务由大众化向精细化、标准化、特色化转变,旅游经济由过分依赖门票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品牌由国内旅游目的地向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转变。围绕这一目标,提质升级从酒店、交通、智慧旅游、游人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和融合发展6个方面入手,五大家领导齐心合力上阵,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区景区遍地开花:首个按照5A标准设计的武陵源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基本完成;世界最长、最高全透明玻璃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竣工;魅力湘西服务中心、禾田居度假酒店、凤凰酒店、华天城等大型城市旅游综合体相继完工或投入;将成为武陵源宜居宜游、宜住宜商的新名片的“城中村”破土动工。
张家界旅游品牌营销向来不乏优秀创意,历年来高水准的创意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在扩大了张家界旅游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造就了张家界旅游创意现象,以创意事件进行旅游营销的模式也引得国内各大旅游景区争相效仿。2014年更是精彩纷呈:亚洲“蜘蛛人”李童星裸攀神马峰、“欧洲高空王”诺克再战天门山索道、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锦标赛、中韩高尔夫极限19洞名人挑战赛、第三届翼装飞行世锦赛、中国·张家界自行车户外嘉年华、“张家界24小时”中国网络大咖户外挑战赛、张家界旅游版“小苹果”、“心花放”黄渤、徐峥艳遇天门山、老道湾彩骑活动、全球千名摄影师聚焦武陵源、全球十万微友游赏张家界地貌、中南10省党报看张家界等,几乎是每一个月都会让的目光聚焦一次张家界。
回眸2014年,尤其值得回味的是以“一样的张家界,不一样的户外天堂”为口号的户外休闲旅游这一旅游转型升级重头戏演绎得有声有色。这一年,张家界共接待户外休闲游客52.8万人次,散客48.5万人次,团队4.3万人次。户外休闲旅游已成为张家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旅游产品布局上,“三星拱月、全域旅游”的格局已然成型;在旅游市场培育上,新老客源地你追我赶、交错递升;在交通布局上,航空、铁、高速立体推进,包机、专列、自驾“各行其道”。2014年,张家界至釜山国际定期航班开通、新增张家界至长沙奥凯空中快线,荷花国际机场起降航班同比增长13.24%,其中出入境航班同比增长45.2%。同年,张家界火车站开行了张家界至济南、深圳、太原旅游列车,停靠旅游专列同比增长了一倍。
城市面貌华丽蝶变
2014年,张家界市委、市提出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际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将城市建设列为提质升级六大行动的重中之重,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攻坚战。
城市之变,道首当其冲。继“五”提质之后,2014年,张家界全面掀起了城市建设的大潮:从回龙(南正街)道提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起,中心城区绕城公西段、滨水环线、小街小巷提质等工程全线启动……宽敞平整的面、配套完善的设施、人性化和民俗文化特色的设计,城市道全面提质升级,整座城市顿时亮堂起来。
同时,张家界市中心城区“两带两区”项目建设、澧水城市航道工程、澧水风貌带、棚户区、“穿衣戴帽”、花园绿地等市政工程建设亦全面拉开,整个城区成了建设的主战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已悄然发生质变。市委副、市长许显辉介绍,两年内,张家界仅城市建设投入资金15.4亿元,涉及城市建设项目28个。一个个旅游项目强势引进,一批批城建项目加速建成,张家界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时下,在澧水河木龙滩大坝至红壁岩大坝贯穿整个城区的河道上,挖掘机挥舞大臂,工程车来来往往,施工人员在澧水河中忙碌着疏浚河道,澧水城市航道项目建成后,其水上观光、水上娱乐等项目,将成为城区靓丽的景点;2014年9月25日,作为张家界迄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现代元素最全、汇集了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酒店公寓、民俗风情商业街、酒吧休闲、美食购物于一体的单体项目—张家界华天城综合体项目投入试运营。项目总用地面积425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同样令人期待的,还有大手笔投入的贺龙体育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220亩左右,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0亿元,计划打造一个集各种体育项目、水上休闲运动、体校培训、演艺、影视、会议会展、酒店、公寓、写字楼及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实现体育功能与商业功能的多元融合。目前,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体育场和综合体育馆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设,预计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使用。
今日张家界,城郭楼宇、桥霓虹、广场休闲、园林秀美,生动的风景里,处处着张家界的华丽蝶变。
“中国荣誉”榜上有名
去年10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榜”,张家界上榜,湖南唯一。日前,《中国300个省市城市管理与人居指数》报布,张家界又进全国前十。
这是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荣誉”的城市形象评选活动。
曾几何时,张家界风景的美丽却不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张家界人为拥有世界级风景而自豪,与之匹配的城市却是张家界中的“痛”。规划布局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脏乱差,市民素质低……
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张家界城市面貌为何变化如此之大,能在全国领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去年以来,张家界全市上下以“城市管理年”为主题,强力实施“街道大清洗、垃圾大清运、烟花爆竹大整顿、停车大规范、渣土大整治、绿化大补植、市政设施大、违法建设大管控”等八大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管理实现突破,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不让一片垃圾留在街角。”市环卫处对城区的垃圾死角,进行了大清理,包括每一条背街小巷都安排了专人清扫,共清除卫角和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20.95万吨,城区杜绝了垃圾焚烧;“还城区一片”。永定区对城区的噪音污染开展了烟花爆竹大整顿,基本实现了城区烟花爆竹燃放;为解决市城区车辆“停车难”问题,市部门特在市城区幅较宽的段,划出2200多个停车位,彻底解决了城区车辆乱停乱靠和“停车难”的问题。同时,渣土大整治、绿化大补治、基础设施大、违法建设大管控等专项整治行动亦取得显著成效。建筑渣土及扬尘实现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完成绿化补植3.5万平方米,投入5000 万元实施了市政设施全面维修,基本杜绝了中心城区新的违法建设。
城市管理,更在于卫生文明创建。每逢“城市清洁日”活动,市委、市、市、市政协主要领导、全市100多家市直单位及驻张单位200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拿起扫帚,街头,清扫街道,冲洗面。以省级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交通模范城市创建“六城”同创为目标,通过提质基础设施、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外部、违建监管、“门前三包”、市民素质等“八大提质”让城市逐步“变脸”。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张家界人管理城市又一成功招数。文明创建,个个单位有任务,人人头上有责任,“平安满意在张家界”、“城市清洁日”、“母亲河”、“大讲堂”、“美景美人”等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市委杨光荣多次深入社区、街道调研城市管理工作。市长许显辉经常来到马边,他督查卫生情况发明了自己的“绝招”,他总会在最角落处摸一摸,看一看。
如今,行车张家界城市大街上,不再忍心向窗外乱丢和垃圾。“街道变宽了,绿化养眼了,城市干净了,城市越来越漂亮了。”这是游客和市民的共同评价。
农民赚得盆满钵满
农业的提质升级,得益于“523”行动计划的实施。即在5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发展大鲵和蔬菜产业,大鲵养殖规模发展到200万尾,商品蔬菜面积发展到30万亩。
“要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成一种责任。”市委杨光荣认为,“523”行动计划既是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提质升级的务实之举,也是解决当前农业产业建设面临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品牌不响等突出问题的应对之策。
号角奏响,溇澧大地顿时掀起农业产业提质升级热潮。
在天门山麓的崇山村,得益于技术资金扶持,菜农“抱团”组建合作社,规避市场风险,每户年均种菜毛收入达5万元,占村民总收入的90%。“禾田居生态蔬菜”与国内知名物流快递企业携手,采用社交平台软件,打造全新智慧农庄,网上销售蔬菜,实现24小时内配送到家。
在澧水之源的五道水镇,“澧源生物科技”向农民提供大鲵种苗60万尾,直接带动大鲵养殖户1000多户,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2000多人。“金鲵生物科技”开发娃娃鱼长寿面、护肤品、鱼油、蛋白胶囊、蛋白粉等10个品种,让游客欣赏张家界美景之后,能带回健康和祝福。
“523”行动计划实施短短一年多,张家界大鲵和蔬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桑植,大鲵养殖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繁养格局,驯养繁殖大鲵35万尾;在永定区,以蔬菜为主导的“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渐成规模,仅张桑公尹家溪段、张清公沙堤段蔬菜大棚有上万亩;武陵源区以单项最高20万元的励,提供大鲵、蔬菜种苗,鼓励大户和合作社种养;慈利县将大鲵、蔬菜列为招商引资重要项目来推介,吸纳投资商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和高科技农业。
数据显示,仅2014年,张家界新增商品蔬菜面积4.2万亩,总面积达到18.8万亩,产量达到64.2吨,实现综合产值17.3亿元,有市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13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00家,新增蔬菜千亩示范园12个,创新稻菜连作、烟菜轮作及林菜间作等种植模式,“洞溪七姊妹”、“桑植萝卜”、“张家界魔芋”等生态蔬菜渐成规模,打响品牌;新增大鲵养殖29.6万尾,养殖规模达到107.1万尾,有56个乡镇发展大鲵,持证大鲵驯养繁殖企业112家,养殖规模超万尾的企业18家,有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38个,公司28家,规模养殖场和26个,开发大鲵产品95个,上市产品41个,开辟金鞭溪大鲵生态游精品线,黄龙洞大鲵生态广场和生态园等大鲵养生旅游项目。
蔬菜产业成为张家界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大鲵产业成为张家界农民致富的“金娃娃”。据统计,2014年,张家界5.5万农民种植商品蔬菜,仅这一项人均增收9500多元,有2.3 万农民从事养殖大鲵,为此人均增收4700多元,赚得盆满钵满,“张家界生态蔬菜”和“张家界大鲵”已经成为我省农业产业两张靓丽的名片。
园区工业风生水起
2014年12月17日,省委、省常委会主任徐守盛走进张家界经济开发区,考察入园企业生产线、查看产品原料、了解工艺流程。看到经开区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他越看越高兴:园区里生态优良的农副产品加工、健康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用好包括张家界在内的大湘西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采用“产业+资本”模式,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来,张家界大力实施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力促工业经济加快建设、良性发展。2014年,全市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4.83亿元、技改投资4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7个,其中9个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36.2%。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37%;新增入园企业18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7%。
不知不觉间,以旅游立市的张家界,工业经济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已渐次成为了张家界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张家界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张家界经济开发区、慈利工业集中区、桑植工业集中区和市旅游商品产业园等四个园区为主要载体,以矿产建材、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和旅游商品等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柱,依托旅游市场、资源和生态三大优势,走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个产业新区已然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已悄然壮大。
作为张家界工业经济的佼佼者,张家界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管理范围12.7平方公里,是该市唯一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重要旅游商品研发及生产、省重点高新生物医药、矿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利用及临港经济的工业新城,国家休闲安养、文化创意、旅游度假的城市新区。2014年,经开区大力实施“55”提质升级工程,重点抓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优化、和谐共建”5项工作,全年实现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53%和20%。截至目前,该经开区入园企业达65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45家,共吸纳3500余名工人在园区就业。
“便捷通道”正在形成
地处内陆山区的张家界,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了交通瓶颈的切肤之痛。时值今日,元帅故里的桑植县,还是一个无国道、无高速、无铁的“三无县”。
但这一切,都终结在2014年。
先是张桑高速8月18日开工建设。张桑高速起于桑植县西北洪家关乡的南岔,终于张家界市西的蒋家庄,全长46公里。这是我省规划的龙山经张家界、安化、新化至新宁高速公中的一段,是湖南省“六纵九横三环”高速公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桑高速的修建,将实现全省100%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目标。
再是12月16日黔张常高铁破土动工。这条起于重庆黔江、途经张家界、止于常德的铁“新干线”建成后,将彻底打破武陵山片区的地理阻隔,大大拉近张家界与成渝、长株潭两大城市群的距离,不足两小时可达长沙,不足三小时可抵重庆。
不经意间,老区桑植已告别“三无”,迎来了“两高”时代。
作为武陵山区唯一的国际通关空港,张家界荷花机场扩建工程在2014年也如火如荼展开。其中新航站楼建设自2014年3月动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新航站楼的钢结构网架焊接施工,预计2015年7月1日完工并具备民航行业验收和试运行的条件。完成扩建后,年旅客吞吐量可达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
与联通的大动脉还在打通之中,与之配套的区域微循环—中心城区网提质却进展神速。自2014年3月14日大桥南端匝道工程项目开工以来,滨水环线澧水南岸5个桥项目陆续开工,目前,大桥南端匝道工程、澧兰西、澧兰东已建成通车;澧兰桥和澧兰在抓紧施工、澧水航道建设正没日没夜推进。滨水北环线、澧水大桥、张沅公城区段、绕城环线,都已做好了前期准备,行将动工,一张四通八达的城区网已清晰可见。
有人曾这样形容2014给张家界带来的喜悦:隆隆的开山炮声,在张家界人听来,是一阵阵提振信心的集结号!
绿色旗帜高高飘扬
“中国大氧吧”、连续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第一、上海世博会买空气,都让张家界赚足了面子。“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景区”等荣誉,是张家界世界的“金字招牌”。张家界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森林生态自然区7个。
张家界人知道,生态是他们的生命线。自从《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条例》2001年出台以来,张家界在全国率先实行向市人代会报告环保工作制度。
但是,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戴上了“黄牌”。2年的“大考”,2年的,2亿元的整改代价让张家界人明白:生态来不得半点马虎。
2014年9月18日,通过近乎苛刻的复检,联合国教科文自然科学部生态与地球科学局决定,继续给予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为期4年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资格(即“绿卡”),专家们由衷称赞“张家界是世界地质公园的骄傲”。
其实,在过去的2014年,张家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半点懈怠。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范工程试点市和全省首批低碳景区试点都是在当年相继启动。大气、水、噪声等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连续13个月,张家界的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多月在全国名列前茅。
令人振奋的是,2014年,张家界在抓紧实施武陵源核心景区第二轮移民搬迁工程的同时,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并于12月20日通过了《张家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评审。自此,张家界将启动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岸绿化、宜林荒山绿化、镇村绿化、生态恢复、森林资源、林产业提质、森林文化建设等九大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创建,用具体的实践向:绿色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张家界的上空。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