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旅游的龙头,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张名片,也是购物店的“重灾区”。记者专程前往张家界采访,发现八成购物店已经关门,还有一些购物店则门可罗雀。
“其实,前期就已经知道《旅游法》肯定会有影响,不过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物店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18日下午,记者发现,该购物店大门已经上锁,停车场里也只停留着一辆皮卡,显得尤为冷清。“这个时候不是我们营业的时间,开门时间是每天上午8点半到下午1点。”该负责人同时透露,十一期间只接待了少量散客,没有接团,“即使有团,也不敢接。”而在以前,该购物店最高峰的时候可以接到40-50个团队。
在旅游界,“拉人头”、给导游回佣,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记者了解到,该企业投资数千万元,主要是做水晶产品,到目前为止开业仅一年多,去年还获评湖南省旅游购物示范点,目前公司有100多名员工,每天的运营成本也要1万元之多。“现在仍然在观望,看如何在政策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毕竟投资这么大。但是如果实在无法,那就只好选择退出。”该负责人显得很无奈。
到一个地方旅游,很多人都希望能带点当地的特产回去,既可以送朋友,也可以留作纪念。但相信不少人也遇到过,在哪里都能遇到“他乡见老乡”的情境。
张家界本地人小向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年带着大学同学来张家界旅游时,一家玉器店老板一听大家口音是长沙的,便马上说起了长沙话,和大家套近乎,“原价2000多元的玉镯就便宜一点200元一个”,老板很会说,感觉也很会做生意,最终七八个人每个人都买了一个玉镯,以每个100元成交。记者在武陵源天子街附近看到,现在这种购物店大多已大门紧闭。
记者获悉,在张家界武陵源区,在工商税务登记的共有28家购物店。而刚过去的十一期间,大部分都没有开门,不开业的这些购物店,都是经营玉石、金银首饰、石头、字画、药材及丝绸等这些无张家界特色的购物店。
武陵源区旅游局局长彭斌认为,购物是旅游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不能因为《旅游法》一票否决。但是购物店所卖的产品必须要有张家界的特色,而一些做玉石、字画、丝绸等无张家界特色的购物店,必须要转型,或者改变营销模式,否则很难下去。记者在当地调查得知,目前武陵源的购物店八成都已经关门,“虽然我们做工作后也开了一些,但是都只开了一下又马上关门,毕竟开门就会产生成本消耗,如果没团队,那么就只能干亏。”
去年6月份开业的张家界特产店湘小伍家,现在已经连续开了8家分店,刚刚过去的十一期间,湘小伍家的营业额比平时翻了两番。“十一过后,我们的生意依然很好,营业收入翻了3倍。”18日下午3时许,武陵源下着淅沥小雨,位于武陵源天子街的湘小伍家,葛根粉、土酿酒、杜仲茶等张家界特产琳琅满目,几名外地游客坐在这里悠闲地品着茶,看着窗外的小雨。“家长”朱万璋给记者泡了一杯杜仲茶,“这个时候的游客都在景区里游览,婚外沉沦等游客下来后,这里就是接待的高峰期。”
“只能土其味,不能土其形”。朱万璋说,在张家界这个世界级的旅游景区里,只能把张家界的特产进行优化,用诚信经营,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又能让张家界世界。“开业第一年是期,没想到我们还赚钱了,《旅游法》的实施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朱万璋乐呵呵地开了一个玩笑,“除了阿妹,你都可以带走。”
刘思敏认为,其实旅途中购物是正常的商业模式,但是却在中国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很多购物店与多方,利用假货来损害购物者的利益。因为这些害群之马,把形象完全搞坏了。用旅游法的“重拳”来零负团费的操作模式,也是购物店、旅行社和导游咎由自取。
那么,《旅游法》下这些购物店以后该如何?刘思敏认为,购物店必须“”,重塑自己的形象;还可以到游客集中的酒店、景区内做营销,利用他们的活动时间,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营销,但必须假冒伪劣等货品都不能出现;另外,购物店的经营项目还需要转型。因为,很多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都希望能买到有当地特色的产品,这样不仅价格低,同时有纪念意义。而一些毫无当地特色的购物店,风险是最大的,未来的空间也比较小。记者邓蓉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