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河水上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版城市总体规划,系统谋划和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
记者梳理发现,新版总规有不少“首次”。首提“减量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贯穿始终。首次跳出一亩三分地,单设章节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持雄安建设作出安排。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容较以往总规篇幅最大、着墨最多。另外,首次提出“老城”的概念。
同时,总规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聚焦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治理。
为什么会有这些突破?未来的什么样?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保障总规的严格执行?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城市规划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
新京报:相较此前,新版总规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篇幅最大,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历史文化名城?
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这一轮城市总规把文化遗存的,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总规用了比较大的篇幅对历史文化名城做了规划和。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2004年总规我都有参与,相较而言,这次总规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篇幅最大、着墨最多。比如2004年总规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容有8条,这次增加到18条左右,并且在城市性质、布局等方面都有阐释,应该说站位最高、具有前瞻性,内容也非常完整、全面。特别是对于整体方面做了非常宏阔的规划。2004年和之前的总规,重点强调了点面的,像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这次视野更宽,包括4个层次,从的老城、中心城区、扩大到16410平方公里的市域,再放眼到京津冀这样一个格局,给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了更大范围可以落实的重要支点。这次非常欣慰,总规提出要扩大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加大对传统民居四合院的。因为这种历史街区、传统四合院是的地域文化,它的生命力很强,从元代开始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后来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住宅类型,70、80住宅这些都昙花一现,很快被新的住宅所取代。但是今天人们发现的四合院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居住形式,这就是它的生命力。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