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思教育和教育目标?以行政管理的目标取向而非学术发展的基本价值为中心的高等院校,势必扭曲教育的价值导向。人们纷纷“学而优则仕”,大学比拼的是培养了多少省部级以上领导、多少亿万富翁来炫耀其地位,这与时下社会中弥漫的“拼爹”现象有何不同?行政的膨胀独大犹如拴着“牛鼻子”的缰绳,牵着高校的掌门人、大学教授在的狂欢中集体共舞,偶尔个别落伍者被视为“另类”。行政的影子在大学教育中无处不见,甚至大学的声誉、国家的拨款和社会地位都通过行政级别来。如何让高校的教育回归自身,必须使国家的行政远离高校,减少对高校和学术的行政干预,还原学术、教授治校的本色。重构高等教育的教育和价值体系,建立有别于社会取向的大学价值体系,给学术以,还教授以体面。这当然不是让国家放弃对高校的管理,而是各循其责,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办教育。
什么是人文知识?就价值祈向而言,它无关乎一般社会学统称的职业阶层,而是人文意义上的群体。作为现代含义的人文知识早已超越了经验科学范围,成为一种哲学的抽象,文章马伊琾度假是一种对至上的意义世界的祈向,就此而言,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研制而加速美国的导弹工程,同时又反对把用于战争,这种高度超越功利性的感就使爱因斯坦成为人文知识的典范。
华罗庚是数学家,钱学森是火箭专家,但在价值祈向上,他们是伟大的有着人类情怀的人文知识,这些伟大的学者以拳拳关切着自己的祖国、人民的命运,正是超越一隅之利的人文关怀成就了他们至上的地位和荣誉!而某些虽从事人文学科的知识或教育专家,在从事研究中因缺失人文情怀而持一种机械冷漠的态度,把人或学生视为批量复制的商品,就不再是人文知识,充其量是一种“无灵魂的专家”。这在当前,偶尔也包括某些追逐于功利的新型文化媒介人。
随着文化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衡量社会的进步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标准或物质标准,发展不再单纯指向经济,发展要用文化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发展的最高目的。这警示我们:人的现代化不能驶向单车道,人的发展不能进入单向度的社会。人的现代化不只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前提,尤其需要人文知识的社会价值上的坚定。就此,我们不但关心“钱学森之问”的现实解答和制度性安排,更关心其灵魂叩问的初衷和人文指向。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