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张家界旅游,除了要游览自然风景之外,一定不要错过张家界的两场人文表演——《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白天通过游览景区的景色,初步了解了张家界的风土人情,晚上通过观看表演,更能深切的了解张家界土家族、苗族的起源及少数民族的特色。来到张家界旅游,除了要游览自然风景之外,一定不要错过张家界的两场人文表演——《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白天通过游览景区的景色,初步了解了张家界的风土人情,晚上通过观看表演,更能深切的了解张家界土家族、苗族的起源及少数民族的特色。
《魅力湘西》大型综艺篝舞晚会,在中南地区规模很大的民族歌舞剧院——魅力湘西大剧院上演。张家界—魅力湘西,是中国旅游景区很大综合性演艺。初创于2001年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并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称号。能容纳2800人的演艺场——魅力湘西大剧院,坐落于风景秀美、奇峰耸立的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古朴典雅,大气厚重,与武陵源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吃牛祭又称“椎牛”、“拢尼”,是苗族最大的原始教祭祀活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目的一是为了解除重病,二是求子。主要程序有许愿、买牛、开门、敬家先、享客、摆古、赎名赎利、喂牛水、椎牛、散客等。
茅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土家族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咂酒,古称筒酒、咂嘛酒、钩藤酒、竿儿酒等,因其用竹管咂饮而得名。常在重大节日、婚丧嫁聚、宴迎宾客等隆重场合饮用。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己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女儿会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几百年来已形成了独特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凸现女性而备受关注。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几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如今已发展成土家族聚集地区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起初,在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男女青年在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形式的节日盛会。届时,众多姑娘们以歌为媒,寻找意中人或与情人约会,畅诉衷情。
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从古一直沿袭至现当代,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等。哭唱的内容多为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及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儿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有对旧制度的,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人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
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那恐怖的赶尸场面——一条荒山野岭的崎岖山上,四周的树木黑糊糊的,高高的夜空上,挂着一弯冷月。这时,万籁寂静的林中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这人迹罕见的深夜,突然出现了一队赶人,使林中各种野物虫鸟也屏住了呼吸。铃铛声越来越近,可以隐隐听见脚步声了。那脚步声很古怪,好像几双脚同时在朝前跳:“唰!——唰!——唰!——唰!”终于,我们睁大的恐惧目光看清了!借着夜色,可以看到走在前面的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道袍,背着一个包。他一边走一边摇着铃铛,无疑这是先生了。先生后面跟着高高矮矮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戴着高筒毡帽,穿着宽大的黑袍子,做工粗糙。看不到他们的脸,因为他们的额头上粘着黄表纸,垂下来,画着怪兮兮的符,这是被赶的尸体。他们上肢平伸,身体僵硬,一举一动就像一个人。他们跳得很整齐,很专注,很卖力,很生硬。湘西古老的赶尸场面出现了!空旷的山野间,只有那恐怖的声音特别刺耳:“唰!——唰!——唰!——唰!——”观看提示:《魅力湘西》把它搬上舞台,根本目的还是满足观众的猎奇探幽心理,让大家感受湘西独特的地理人文之一角。
《追爱》原名《追爱相思楼》,也称《爬楼》,源自湖南大型旅游演艺《魅力湘西》。该台剧目于2010年在湖南张家界上演以来,因风情万种的舞蹈与妙趣横生的杂技完美融合,受到广泛好评。作品呈现的那种原生态的爱情,澄澈如泉,浓烈如酒,为久在凡尘里的提供一份真纯的情感盛宴,被评为全国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和优秀作品。
土家硬表演,湘西三大蛊迷巫术表演(包含上刀梯、走铁梨、下火海),大型土家摆手舞表演。张家界魅力湘西的表演节目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节目,这些节目,都很有地方代表意义,您看完之后,对神秘的湘西,也不再神秘了。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