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是一种性的新闻题材。一方面它具有文鲜明的特点,即从思想的角度,以为主要手段,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因此,新闻评论播音时应该在体现评论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有声语言表达的特色,即观点鲜明、态度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播读时注意分寸得当、质朴庄重、重音准确、语气肯定、张弛有度、节奏稳健。下面就评论播音应注意的问题,笔者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结合实际是指结合社会实际。评论文章都是围绕党的方针、政策联系实际进行议论的。结合社会实际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实质的理解,而且可以比较深切地知道为什么要表达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宣传的目的明确了,播音的针对性加强了,才能有的放矢。当然结合实际要恰当,要选择与所播文章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不要离文万丈、漫际。结合实际可以借鉴自己身边发生的和所播文章相类似的事。因为我们所的评论文章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时政性的、事件性的……一般来说都针对性较强,而且所播文章并非自己所写,这样播音员对所播文章涉及的事物不可能都亲自去了解,就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因此,要播好评论文章,不但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还要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有心人。
评论是直接表明观点的,在写作上它的态度就是直接、鲜明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跃然纸上。这里所说的态度明确是要求播音员把的态度通过有声语言准确鲜明地传达给受众,使受众从中受到感染,得到。
首先,态度要肯定。由于评论文章是直接的,因此,播音员的态度就不能犹豫含糊,而要肯定、果断。其次,分寸要恰当,由于评论文章所论述的问题千差万别,态度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播音员的态度就要注意分寸火候,要符合原意及政策界限。赞扬的要注意赞扬的程度,的要注意的分寸,不可过火。
评论文章主要以鲜明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去人、教育人,但并不等于评论播音就可以没有感情。好的评论文章在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的同时,也伴有强烈的感彩,这样才能既人又感染人。我们在播音中就要注意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
评论播音中的“情”应该说通过前面的分析,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只不过比较概括罢了。随着议论的深入,“情”也在不断运动,这就形成了“寓情于理”的特点。我们在播讲评论时,不要把“情”只停留在概括的状态中,要随着“道理”的深入而不断推进,使之越来越明朗。“情”的这种运动受文章的性及播音目的性制约。因此,不用担心会混同于其他文体播音。可以说,它是在逻辑推动下的感情,而不是具体的人和事。
逻辑与重音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文章的逻辑决定重音的,而重音的是否准确,又影响到文章的逻辑是否表达清晰。评论播音对重音的要求主要是重音的准确性,一般以语气重音为主,要确切、扎实,不用或少用轻读、夸张等手法,这是由评论文章的严肃、、概括等特点决定的。
评论文章的讲道理决定了播音员的创作必须以“我有理”为基础。如果说播音任务对于播音员是“要我播”,那么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而产生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后,这种“要我播”就会成“我要播”。这样,播音员的创作是主观能动的,有人把它称为“进攻性创作”,这是很有道理的。这种“进攻性创作”使评论播音形成了紧凑、有力的节奏。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在播不同文章时,节奏往往也不同。如驳论文一般是紧凑、有力的;一些部署任务、交代方法的重要社会评论,节奏较凝重、舒缓;庆祝某项工作取得成绩或某个会议的召开、闭幕的评论,节奏较为明朗、高亢,即使是播同一篇评论,节奏也应有所变化,但要注意纵控有节。
评论文章的“讲道理”以及口头语言瞬间即逝的特点,决定了播音速度不能过快,应尽可能给受众以回味、思考的余地。即使是紧凑、有力的节奏,播音速度也不能太快,可以采用“紧拉慢唱”、“内紧外松”的方法,这样才能加深受众的印象,另外,为了便于受众思考,在不影响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可适当安排些停顿,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受众去思考。
总之,评论播音的力来自于播音员对真切而积极的感受。这种感受包括对论点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对论点和论据间逻辑关系的清晰把握,对论证结构脉络的深切体会,对作者思想波澜的心有灵犀,对目的、基调分寸的准确拿捏。
为增强力,评论文章往往综合运用推理、演绎、归纳、反证、综合、等多种论证方式。播音员要因循文章脉络,通过语气和播音技巧,以充分有力的论证层层文章的内有逻辑关系,展现作品主旨。
评论文章多为书面语,判断句比较多,因此播音语气应多肯定,衔接要紧密;评论播音的节奏稳中有快,语势多降,一般是句首起音稍高,句尾下行,收尾干净利落,重音少而精。张颂教授把评论播音比喻为“河水中激流”,其“不是温吞水不宜泡沫多,而应平和中含着冲击力,尖锐中包含着渗透力,冷峻中显示出亲和力,真挚中显示出坚韧力。”道出了整体上把握评论播音的真谛。 (作者单位:大同县)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