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人文历史 > 正文

资本紧锣密鼓圈地共享充电宝 一年内将进入红海争夺

类别:张家界人文历史 日期:2017-5-10 16:27:41 人气: 来源:

  从2016年夏天开始,全国大中型城市各商场、餐厅和咖啡厅出现了一种充电宝租赁设备——共享充电宝。从2016年夏天开始,全国大中型城市各商场、餐厅和咖啡厅出现了一种充电宝租赁设备——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线日,街电、小电、来电等共享充电宝服务商接连发布融资信息。其中来电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街电获得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小电科技获得的A轮融资,具体数额未公布,对外称“数千万”。在11天之内,共享充电宝领域内的公司共获得将近4亿人民币融资。资本以如此密度关注某一细分领域的A轮,这是共享单车也未曾获得过的待遇。

  “有手机就要充电,充电是一项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目前智能手机已经绝对普及的时刻。”街电科技CEO王哲如此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公司运营的基础。

  由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总额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高至20%,共享经济在中国将大有可为。然而,共享单车目前已与市政管理产生了摩擦和不适,共享充电宝是否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把智能手机的重度用户称为‘夺宝族’。就是一见到充电宝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抢的人。”2015年,时任神奇工场CEO的常程在介绍ZUK手机的设计时说。常程的解决办法是在手机中配置一款容量超过4000mAh的电池。与此同时,索尼、高通、苹果等一干手机硬件厂商也在加紧研究对电池技术的升级,更有厂商称已实现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目标。“干掉”充电宝,是所有手机厂商的目标。

  王哲对此并不看好。“手机厂商对电池的升级是用质量叠加的方式,不断扩大电池的体积,不断缩小其他硬件的体积来为电池腾出空间,并没有质的飞跃。”

  来电CEO袁炳松也认为,能打败充电宝的电池技术还远未到来。作为目前最具实力的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用了6年时间,从iPhone 4s到最新的iPhone 7也只让电池容量提高了500mAh,电池技术的升级并非手机厂商想想就可以如愿的。“质的飞跃需要电极技术,需要使用新的材料,绝非一日之功。”袁炳松说。

  根据目前已累积的数据,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量并不小。据介绍,街电科技的最高纪录是一块充电宝一天之内被借出30次,一台可容纳12块充电宝的柜机一天内被使用180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测试时,街电科技曾在本不被看好的办公场景——写字楼前台铺设过共享充电宝柜机,令人惊讶的是,在固定充电设施相当完备的写字楼里,共享充电宝还是被借空。这一情况令王哲和他的团队也很惊讶。“人们可能以后会适应移动充电,而不是固定充电。就像移动电话出现之后,即便坐在办公室里也没有人愿意使用固定电话。”王哲说。

  人们使用充电宝时往往会遇到两个麻烦:携带不便和成本。截至目前,街电、小电和来电3家品牌都支持异地借还,人们用逛商场的2到3个小时就可完成对充电宝的使用,不用一直带在身上负重;此外,每块充电宝放回柜机之后由柜机向其充电,使用者不必再回到家之后为充电宝充电。“这就更证明它不是伪需求。”王哲说。

  袁炳松将线景分为两类:大场景和小场景。大场景是指飞机场、火车站和大型购物中心等人流集聚之地,来电对此类场景的布局以落地式的大容量柜机为主。“使用充电宝是一个概率事件,要先抢占大场景,以换取更高的被使用次数的可能。另外,在大场景下如果抢先占位,会对消费者在早期就对来电形成较强的品牌认知。”

  街电科技却并不认同大场景的重要性。“机场和火车站肯定是要进的,但我认为这些地方并不是最重要的。”王哲认为,不论何种场景,充电服务的本质是相同的,与其争夺大场景,不如比谁能更好地将手机充电做成一项基础设施服务

  有人提出,一块就可能引发火灾,并且在机场安检时严禁带上飞机的充电宝,现在被聚集在大型立地式柜机上,背后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这一点袁炳松却很有信心:“我们在很多极端外部下做过测试,以安全问题。”

  小场景是指咖啡馆、餐厅等场所,与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地推人员曾争夺过的线下商户极为相似,现在这些商户又成了各共享充电宝品牌争夺的战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位于市朝阳区新奥购物中心内的一间餐厅探访时看到,街电柜机附近并无本公司人员的身影,而是靠餐厅工作人员,遇到任何技术问题可以拨打街电的服务热线解决。

  该餐厅工作人员透露,街电与餐厅的合作付出了一定的费用。有消息称,街电为争夺一个线万元的进场费。王哲直言:“为了更好地进入商户,街电不排除对商户进行补贴。”

  来电科技对此种做法并不认同。“我们可以在充电宝的表面印商家的广告,或在APP和微信号端为商家定制内容,但直接给钱是严重市场规矩。”袁炳松表示,健康的行业格局应当是共享充电宝品牌与商户之间互不相欠,互惠互利。品牌为商户提供增值服务,本身也是在帮商户拓展服务种类,最终让消费者获益。

  随着各资本迅速涌入,除街电、来电和小电之外,目前又有畅充、云充吧、云租电等品牌入局,其中云租电在4月18日宣布已获800万元的轮融资,投资方为某央企。

  共享充电宝的服务内容和形态基本一致,商业模式趋同,有投资人分析该领域将很快进入红海的争夺。星瀚资本投资总监赵豪分析称:“与摩拜和滴滴的飞速发展相似,目前创投资本资金丰富,充电宝属于较为稀有的有快速扩张潜质的项目,且损耗率和回报周期均低于共享单车,资本方对此领域的投资心理较强。”他同时表示,一年内共享充电宝肯定会进入红海争夺,在此之前则是验证市场需求的阶段,“也有可能市场没到高峰就直接下滑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共享充电宝没有离开早期互联网所使用的流量模式,各品牌均使用“基础设施服务”字眼来标榜其流量入口价值。虽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已经展开,但是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也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模式,各家“仍在探索”。

  来电科技的探索方向是机身广告和社交。借助于自家充电宝表面有巨大的空白面积,来电已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关系出售机身广告。社交方面,来电希望将充电做成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人走到一起的方式。“巨大的空白面积可以写几句话,或者画一幅涂鸦,给下一个使用者,就像漂流瓶一样。”然而这一套模式如何进行商业开发,来电的回答也是“正在探索中”。

  资本圈的观点却并非都乐观。在赵豪看来,手机充电设备只常容易实现的基础设施,特殊场景下的特定人群会需要这种服务,但其总体需求量较小,且极易被替代性的其他设施满足。

  就在各厂商加紧布局之时,共享充电宝却开始了知识产权之争。2017年3月30日,来电科技起诉街电科技,称街电科技的一整套商业模式和逻辑均抄袭来电科技。

  共享充电领域目前分两个技术流派:固定式的“扫码充电”和移动式的“扫码借电”。从柜机取出充电宝的方式属于“扫码借电”,按照来电科技的说法,这种方式属于其专利。“来电科技的专利达32项,扫码借电的一整套商业逻辑都属专利范围,后进的厂商只要做吸纳式扫码借电,就不可能绕开我们的专利。”袁炳松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来电方面称,街电科技的侵权主要有两项,除“吸纳式扫码借电”装置外,还有“移动电源的租借方法、借还方法和租借终端”。

  袁炳松之所以要到底,是因为之前有胜诉的经验。2016年7月,来电曾将深圳的另一家共享充电宝品牌云充吧告上法庭并胜诉,法院判决云充吧赔偿来电20万元,承诺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系列涉及侵权的产品,直接导致云充吧至今为止未获一笔投资,业务陷入低潮。

  街电科技CEO王哲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共享充电宝的技术门槛很低,借还方式与自动售货机无异,“不能说因为一家公司这么做了,其他的公司就不能再做了,更没有理由把这么简单的一套东西当成技术壁垒。”王哲透露,街电科技目前正在法律框架下正常处理此事,并称专业律师给出了街电自主研发的系统没有任何法律风险的结论。

  资本圈却对知识产权和专利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并不看重。星瀚资本投资总监赵豪认为,共享充电宝的核心竞争力是扩张和融资的能力,而非产品专利和产品形态。对手发展,可能是来电科技打响专利之战的核心目的。

  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推荐:

关键词:一年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